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请求一次“失败的机会”

2013年08月27日 10:08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0)

  对于沃尔沃汽车国产化布局正式获批,“新浪汽车V”的微博是这么写的:“‘吉’日到,‘沃’来也!3年又5个月,沃尔沃国产整体终获批,包括成都整车厂、大庆整车厂、张家口发动机厂,有了法定‘名分’。终究未能绕过汽车产业对洋品牌的合资政策规定:沃尔沃汽车集团持有30%的股份。”

  这条微博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简短几句话道出了这个大事件的全部悲喜——获批自然绝对是“好事”,但“3年又5个月”及“终究未能”却令其显出“多磨”属性。考虑到“终究未能”还有明确的未来指向性及范围广度上的限制,人们在为“好事”鼓掌时,肯定也是“终究未能”尽心尽意,某种隐隐的遗憾夹杂其中,成为略显刺耳的不和谐音。

  要说遗憾,当然是李书福感触最深也最有发言权了。而他的遗憾,当然要与“多磨”的过往相伴了。2010年3月30日,吉利在北京举办并购沃尔沃轿车协议签署仪式,震惊了业内。就在业界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出海捕鱼,赢得北欧美人归时,作为新郎的李书福却没有外人想像的那样高兴,因为他给洋媳妇办理登记时遇到了麻烦——按照我国汽车产业相关政策规定,“国外汽车品牌到国内实现国产,必须采取合资50︰50股比”。这一规定让收购来的洋品牌的身份界定成了一个难题。本来,要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沃尔沃嫁过来当然是要随吉利的姓了,可“登记部门”只见过老外娶国内媳妇的事,没见过国产吊丝娶洋妞,就纠结起来,不知道登记表该怎么填了。这一纠结,就是3年多,可把李书福急坏了——虽说偶尔也能洞房,怎奈平时只能分床。

  李书福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向有关部门汇报,表达对这种没有“名分”的尴尬同居关系的不满:“在国外打了胜仗,战利品却带不回来。”事实上,在收购沃尔沃这件事上,李书福遇到的问题,跟他十几年前打算造车时遭遇的困境是一样一样的。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视察吉利集团,李书福对他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而这个失败的机会,李书福也等了两年多。直到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吉利才登上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两个困境的唯一不同是,这次是婚姻登记,上次是户口登记。

  这也要登记,那也要登记,也就是说,这也要管,那也要管,正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失衡、市场问题多多的主要病症之一。所谓“登记”,其实就是国内汽车产业的种种审批制度。随着市场发展,特别是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审批制度的负面性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业界对其批评也是越来越激烈。或许,最初选择实行审批制度,是出于当时国内外各种形势的综合考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时移势易,当下的汽车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不合时宜的政策也该变变了。

  就在吉利布局沃尔沃汽车国产化正式获批的两天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措施。其中明确规定要“坚决控制新设对企业投资、产品、生产经营和资质资格的行政许可,放宽社会资金准入”。对于汽车产业而言,这个决定来得正是时候。但汽车主管部门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汽车业现在不仅要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更得加大取消或废弃部分行政许可的力度。道理很简单,现存的许多行政许可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有人担心,放开行政审批会对已有国有企业和国家资本造成冲击。冲击肯定是有的,但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国内自主汽车企业若仍没有抵抗冲击的能力,那他们就实在太不济了,这样的企业要它做甚,不如腾出地方让那些有能力也愿意竞争的资本进来试试。

  是啊,就像李书福那样,为什么不给那些有想法的人一次“失败的机会”呢?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