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汽车三包”或成产业助推剂

2013年09月30日 08:40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10月1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汽车三包”)将正式实施。这项规定的出台,历经12年,前后有9版意见稿、4次公开征询意见和50余次激烈讨论。

  “汽车三包”规定会对经营者、消费者产生什么影响?经营者、消费者该如何面对?

  生产商:抢跑“三包”

  今年国内轿车市场逐步走弱,众多车企纷纷调整市场策略,提前执行三包政策

  国庆节临近,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虽不如往年火热,但也有不少人前来咨询。在一些4S店,销售人员已经将提前实施汽车三包政策当作主打卖点。

  随着三包政策实施日的临近,抢跑三包已成了各大车企的一股“流行风潮”。9月18日,广汽菲亚特宣布,9月1日起购买Viaggio菲翔的客户可提前享受三包政策;9月2日,上海通用汽车也宣布,旗下雪佛兰等三大品牌车型执行三包政策。合资品牌如此,自主品牌更是抢先。比亚迪早在8月31日便宣布提前进行三包服务。据了解,目前包括奇瑞汽车、大众汽车在内,已有20多家车企提前执行三包政策。

  原本是给车企念“紧箍咒”的汽车三包规定为何却受到车企的集体“追捧”?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坦言,“奔着市场去的意味十分明显。”他解释说,今年国内轿车市场逐步走弱,销量环比不断下滑,“金九银十”是各个车企冲击全年目标的关键时刻。因为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市场出现了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正因如此,众多车企纷纷调整市场策略。

  记者查询多家宣布执行三包政策的车企发现,大部分车企执行的政策质保高于国家规定。如北京现代旗下的索纳塔8、全新胜达、新ix35整车质保为5年10万公里。“质量的提升促使企业对三包的态度从反对到沉默,再到积极支持。”北京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铭东说。

  多家车企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厂家,非常欢迎三包政策的实施,同时也承认该政策的正式实施将对公司经营产生压力。一些企业担心一些消费者过度维权;一些汽车厂商则表示,三包政策实施后,会对厂商的运营成本产生影响,至于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评估。

  三包规定的实施对汽车厂商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战略机遇。江淮汽车总质量师李德斌说,随着汽车微利时代的来临以及汽车厂商间竞争加剧,汽车三包规定将给整个汽车业带来深刻变化,促进汽车企业做大做强。

  经销商:面临考验

  作为销售主体的4S店成了三包政策落实的核心环节,不注重服务的经销商将面临考验

  与汽车厂商的积极姿态相比,经销商的心情则比较复杂。三包政策规定,三包责任由销售者承担,再由销售者向生产者、其他经营者追偿。这意味着,作为销售主体的4S店成了三包政策落实的核心环节,一旦在执行环节上出现问题,其很容易成为利益受损的一方。

  上海大众某4S店质保经理钟腾表示,目前提前执行三包政策的车企,其执行效果至少60日后才能显现,但从可以预计的情况看,对经销商的不利影响肯定存在。

  钟腾告诉记者,三包规定对修理的时间、次数做出了硬性规定,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把车修好,或者维修不彻底,达到规定次数上限,消费者可以直接要求换车、退车。“问题是,现在4S店普遍缺少技术过硬的维修人员,这对我们来说压力很大。”

  此外,维修储备件以及出现类似大众DSG的事件,也会增加经销商资金压力。

  当然,增加的成本并非全压在经销商头上。一般而言,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应由厂商负责;而属于售后服务问题,则由经销商负责。对此,东风雪铁龙销售人员坦言,经销商与厂家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具体如何操作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有业内分析人士因此指出,三包政策或最终导致部分经销商破产倒闭。但也有乐观观点认为,生产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会主动和经销商完善相关流程,分担费用。

  可以预计,随着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市场博弈,不注重服务的经销商将面临考验。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也正在修改,未来的调整方向是要让经销商拥有市场主导权。当前普遍采用的4S模式将进入裂变期,未来或将形成各种形式并存的经销商体制。

  消费者:喜忧参半

  汽车三包明确了汽车退换条件与标准,但取证难、鉴定难仍是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说,“汽车三包明确了汽车退换条件与标准,这是以前所缺失的,解决了汽车维权的难点——没有标准可依,难以退换的问题。”

  除了可以退换,保修期也延长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保修期平均仅2年多一点,新规实施后,可使国内不满3年的5000多万辆新车的保修期自动延长为3年。

  此外,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已着手建立汽车三包信息管理系统和技术咨询专家库,当汽车三包责任出现争议时,消费者与经营者可请技术专家对争议进行“问诊”,消费者还可在买车前查询、对比不同品牌的保修期,以进行选购。汽车三包及担保信息也方便消费者获取维权依据。

  汽车三包规定实施后能多大程度维护消费者权益?新浪汽车的一项调查显示,四成消费者对汽车三包非常支持,另外六成人则持观望态度或认为政策难以落实。

  取证难、鉴定难仍是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表示,处理三包争议,举证主要责任在消费者身上,但由于技术壁垒和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维权最终往往陷入取证难、维权难的窘境,并会面临鉴定标准不一、鉴定费用较高等诸多难题。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如何建立较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将是保证汽车三包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

  采访中,多位消费者表示,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组建专家库,建立国家级第三方鉴定机构,切实把汽车三包规定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规定》实施在即 准备基本就绪

  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办副主任李本军今天表示,汽车三包规定实施在即,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包括汽车三包专家管理系统已正式上线,汽车三包备案与发布管理系统已于9月2日全面投入使用,汽车三包争议处理信息系统已经完成测试。

  对于汽车三包实施中的核心问题——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如何判断、谁来鉴定等,李本军表示,8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组建了汽车三包专业技术委员会,由27位知名汽车技术专家和法律专家组成,负责各地汽车三包争议处理中重点难点问题的判断,承担技术性指导各地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开展工作等职能。各省级质监部门也加快组建地方汽车三包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库。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组织19129名专家在汽车三包专家管理系统上提交了申请材料,有795名专家被聘用。9月29日,汽车三包专业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断指南》,为判断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提供参考依据。

  与此同时,汽车三包信息备案公开制度也有效实施。从8月下旬开始,家用汽车生产企业开始备案汽车三包相关信息,并按照信息备案和信息公开相关规定对有关汽车三包信息进行公开。截至目前,通过该系统进行信息备案的汽车生产者63家、车型5374个、销售网点22956个。(记者刘松柏)

  将消费者权益维护到底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将正式实施。包括北京奔驰、东风裕隆等在内的数十家整车企业已宣布提前实施这一规定,有的车企还主动升级了三包规定中的条款,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也有观点认为,这不过是车企作秀罢了。因为就目前的汽车三包规定而言,难以达到有效保护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初衷。

  为什么?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汽车三包规定本身尚存不少“缺陷”。

  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汽车,技术复杂、制造成本高、价值链长,使用环境复杂、管理涉及面广等,这将使得汽车产品实施三包面临着“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等诸多问题,而且换车和退车又涉及工商、税务、保险等多个部门,没有上述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仅凭国家质检总局一个部门规定,汽车三包在实施中难免会出现“扯皮拉筋”。甚至还有一些业内人士担心,一些消费者过高和过度的要求,势必会增加汽车企业售后服务成本和总成本,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将要实施的汽车三包规定并非完全成熟版本,但不能因此否认当下推出汽车三包规定的双重现实意义。

  首先,在消费者与汽车厂商博弈天平上,汽车三包规定为消费者增加了一枚砝码,使得消费者在涉及质量问题需要退换时有法可依。

  谁都知道,在汽车消费领域,只修不退换的政策使得消费者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关于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也与日俱增,如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为“老大难”。虽然我国已有汽车召回条例,但其针对的还是批量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而三包规定则更加针对个案,直接关乎消费者的利益。近几个月购车的消费者主动要求“延缓提车”至10月1日后,则体现出市场对这一政策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实施汽车三包规定对于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质量具有“正能量”。表面上看,这个规定似乎在强调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生产商、销售商产生冲击,但由于倒逼机制的作用,它会迫使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不断提高汽车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客观上促进汽车产业升级。

  随着包括三包规定在内的汽车消费政策的实施,“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等问题,以及汽车金融、保险理赔等其他软环境建设,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这些不断增加的关注就是我们解决问题、完善法规的真正动力。(杨忠阳)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