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汽车召回“裁判”去哪儿了

2014年03月13日 14:5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慷慨 “陈”辞

  大幅创纪录的汽车召回,也算是给今年的“315”一份实实在在的礼物。

  在汽车召回法规实施的第一个年头,汽车召回数量确实有爆发的势头。据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的数据,2013年全国共实施汽车召回活动133次,召回缺陷汽车531.07万辆。这个数据超过了过去十年来汽车召回总量的三分之一。

  大幅创纪录的汽车召回,也算是给今年的“315”一份实实在在的礼物。不过,这只能说明当前汽车召回力度在迅速加大,还不能说明汽车召回已经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从2004年开始汽车召回到2013年,总共只实施汽车召回668次,召回汽车1475万辆。可见此前近十年时间,汽车召回一直是个稀罕事。还有数据显示,现今中国汽车销量已经大幅领先美国,但召回量却不足美国两成。去年上半年在美国召回的汽车数量超过了当地汽车产量,平均召回汽车数量超过售出新车数量42%。

  显然,中国的汽车召回监管机构还不够忙,汽车厂家也还不够倒霉。而更重要的是,尽管汽车召回活动已经有法可依,但仍缺乏足够严厉和硬气的裁判员。

  看看近几年来的几次典型汽车召回,均是首先由消费者投诉无门而诉诸媒体,事情闹到有点不可收拾的时候,汽车厂家终于宣布召回,但还得强调是主动召回,做出一分十分积极的样子。最典型的当然就是去年倒在“315”舞台上的大众DSG。当然,在诸多召回案例中,质检总局也依法进行了缺陷调查和相关处理。但总而言之,作为“裁判者”的监管机构起到的威慑力还并不明显。如果今年又有车企倒在“315”就将更加要问一问“汽车召回’裁判’去哪儿了?”

  在此前的召回管理中,质检总局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可能缺乏法律硬度。而从去年开始,召回管理已经上升到国务院行政法规层面,质检总局可以作为一个更严格的裁判者去执行规则。数据显示,2013年召回的531万辆缺陷汽车当中就有196.1万辆是受质检总局调查影响而促成的,占年度召回数量的37%。这个数据应该还有提升的空间。

  而且,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发生质检总局“责令召回”的情况,而只有相关警告,最终还是归为厂家主动召回。质检总局官员也透露,确实存在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刻意隐瞒缺陷,消极对待召回”的情况。既然存在这样的情况,裁判就应该及时吹响犯规哨声进行处罚,而不是教育了事。按照法规,如果汽车厂家拒不召回,将可能面临论千万甚至上亿元计的损失。这样的场面如果发生,将是何等壮观,一个案例就足够“杀鸡儆猴”。

  外国汽车品牌为什么在遭遇严重投诉之后,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确认召回。这其中是因为国内合资工厂,需要将情况告知外方总部,让他们按自身标准确认召回与否,如此有较长的流程,也可以理所当然解释为主动召回。这也说明,国内既没有足够严格的裁判,也没有足够严格的裁判标准以确定召回事件,需要各方继续努力推进。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媒体的有效监督,严肃的媒体监督也可以成为发起汽车召回的起因。陈志杰

【编辑:史建磊】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