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无人驾驶汽车:牵动人心的未来之战

2014年12月08日 09:2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12月5日,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在美国Code大会上作了一番演讲,并现场发布了谷歌最新的无人驾驶汽车原型。谷歌并非唯一研究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事实上几乎所有传统汽车公司都在研制各自的无人驾驶自动汽车,今年百度也进入了这个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百度公司相关人士了解到,目前百度的无人驾驶项目正处于秘密研发阶段,除了针对基础的汽车传感系统、决策及控制系统研发外,百度正在重点进行数据采集工作,着手绘制国内首个高精度三维环境地图,并将推动其在无人驾驶领域之外的应用,以更多形式服务于更广泛受众。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

  据了解,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更注重强调车与人的配合,“就像在高空飞行的飞机大部分都是自动巡航,但人可以随时实施干预。”8月18日在百度大厦召开的无人驾驶技术研讨会上,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博士表示。

  据余凯介绍,百度研究院将无人驾驶研发项目分成了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感知,即通过车上的传感器去感知车的驾驶环境,包括静态的环境,车道线、交通标志和动态的环境,周围的行人和车辆;第二决策环节是根据当前车需要完成的任务,来制定下一步的决策;最后是控制部分,就是把这个决策转换成实际的对车的控制指令,比如说一个油门一个刹车的命令。百度目前主攻的,是对于环境数据的感知。

  “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能去感知路面,去自动学习,越变越聪明,这正是百度的优势所在。”据余凯介绍,百度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车企关心的传感器小型化、智能化、低功效而展开,“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无人驾驶技术才能真正飞进寻常百姓家。

  9月15日,百度与宝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在中国推进高度自动化驾驶技术的研究。据了解,百度与宝马的此次研发合作,将涉及车辆使用、驾驶策略、地图、配套基础设施、相关法律和产业标准等多个方面。双方均有信心在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结束后,研发出可在中国复杂道路环境下行驶的,真正智能的高度自动化驾驶车型。

  数据的入口逻辑

  无人驾驶汽车并不是一项新技术。“精细道路地图的缺失是目前我国实现智能驾驶的瓶颈之一,期待百度能推出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服务,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指出,虽然我国已有城市地图,各类交通地图、经济地图、教育地图,旅游地图和摄影地图等,但它们都无法给出驾驶员和智能车需要了解的道路详细信息。

  余凯介绍,百度做无人驾驶有3方面原因:安全、舒适,以及便捷,但从根本上,这仍然是一种布局未来的入口逻辑。无人驾驶作为机器人领域特殊应用,也是百度的一项技术储备。如百度不仅研发无人车也研发无人飞机,这些技术相通,一旦平台技术成熟,就可以成为百度新的业务增长点。

  百度可让用户在车里消费百度的信息,不管是百度搜索、百度地图还是音乐服务,这都是很大的业务。此外,下一代的车会有越来越多传感器,每个车辆上都会有一个摄像头。

  在与宝马公司的合作中,余凯表示,在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之前,会经历高精度地图、辅助驾驶、主动安全、特定场景和领域的自动驾驶等几个阶段,百度将会在各个阶段积极探索商业化的机会。

  无人车上的摄像头GPS信息不断被无人车辆或者高级辅助驾驶车辆搜集,这些信息本身能给百度带来完全不同的动态地图,动态地图在下一个十年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数据服务形式。

  李德毅表示,在当前的信息时代,道路地图是用信息精确控制能量和物资的时代需求,用户需求量将会很大,“这正是移动互联网、智能交通、物联网、大数据的价值所在,是汽车业和IT产业跨界渗透和跨界创新的全新产业。”

  有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的传感器不断出现,全球的汽车制造商正重新定义驾驶员的概念,无人驾驶汽车所需要的技术已经基本具备。”

  据其介绍,这些技术包括以雷达为基础的巡游控制系统、运动传感器、路线变化报警装置和卫星数字地图。可以说,影响无人驾驶汽车问世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而是人为因素,即政府的规章以及有人偏爱自己驾驭汽车,享受一切尽在控制中的感觉。(记者 冯海超)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