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插电式混动与纯电动之争暴露出新能源车发展问题

2015年01月06日 10:03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0)

  一项调查显示,上海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下简称插电式混动)的市民家里几乎都没有充电桩,95%以上的车主都在以传统汽油车的模式运行。对此,推广插电式混动得到了一片反对声。有人认为,插电式混动丧失了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的意义,让一些车主钻了政策空子。

  在近日召开的首届新能源汽车消费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员、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说,如果放弃插电式混动的研发,只会使新能源路线发展更窄、更艰难,这样不符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逻辑。

  插电式混动受肯定

  对于某些城市拒绝插电式混动进入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是“短视的行为”。

  在去年11月13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亚琛汽车和发动机技术年会上,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Stefan Pischinger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曾建议中国政府要注重引导新能源车的发展。他认为,纯电动汽车受续航里程短的限制,未来电动汽车发展模式应该是插电式混动、纯电动等多种形式共存。他们的观点也得到了去年11月19日在广州车展期间举办的汽车制造中国峰会上与会专家们的一致认同。

  其实,从插电式混动与纯电动之争中不难看出,最终的争议焦点还是充电、续航里程、电池等新能源推广中的老问题。王秉刚一语道破,在充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即使单独推广纯电动车,同样也是发展不起来。

  插电式混动受欢迎

  谁说消费者不充电?去年9月天津泰达国际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说,他的一个邻居买了一辆比亚迪第一代插电式混动F3DM,半年才用了一箱油。

  北京的插电式混动车车主孙先生告诉记者,完全使用传统汽油车运行模式不是我们的错,是因为目前充电桩建设不成熟,我们何尝不想尝试两种运行模式呢?

  2014年10月盖世汽车网业内调查显示,多达76%的参与者选择了插电式混动。有53%的业内人士表示,与其他新能源车相比,更看好插电式混动的未来前景。插电式混动之所以更受欢迎,首先是插电式混动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能够更好地满足驾乘人员较长距离的出行需要。其次是充电方便,插电式混动不会过分依赖充电桩。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前,油电混用可延长续航里程,正好解决了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不足。因此,有业内专家曾预言,未来5年内,插电式混动将是新能源汽车中的主力军。

  对于插电式混动车主不充电,王秉刚表示,不能因为目前有些车主不充电就否定插电式混动,两种路线都应该得到同等对待。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也认为,目前纯电动汽车受制于电池技术和充电设施的普及,只能在特定的领域,由特定的用户使用。而混合动力汽车,特别是插电式混动已经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他所指的特定,暴露了纯电动汽车的不足——充电难、续航里程短。

  完善基础设施是关键

  限制插电式混动的理由是消费者可能不用电只用油,在当前充电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可能存在,地方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消费者充电难的问题,而不是限制购买插电式混动车型,资深媒体人张毅认为。如果电成本一定比油低的时候,而且充电很方便的时候,相信,插电式混动的车主一定会选择充电的。

  无论是发展纯电动,还是限制插电式混动,基础充电跟不上,一切都是瞎争。清华大学教授、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在充电桩的建设上,应该让充电比加油方便,建更多普及性的充电设施。比如把利用城市路灯系统的充电装置尽快做起来,建一些看得见的、小的、便宜的、遍地都是的充电桩。他认为充电桩的建设并不难,只要政府的力量发挥出来,根本不是难事。

  在目前基础充电设施跟不上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也看到插电式混动的市场,开始转向插电式混动的研发。大众(中国)总裁海滋曼教授也表示,插电式混动车结合了市内驾驶和远途驾驶出行的优势,是未来大众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

  宝马、奔驰等跨国汽车公司,最近不断推出插电式混动车型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就连混动技术的先驱者丰田汽车,也推出了插电式混动车型。

  新能源车推广不得力,不要总怨消费者,还是要从政策、技术,自身上找原因,市场不是由政策决定的,消费者才是市场的真正决定者。(记者 王 辉)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