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油价冲击没啥大不了 油价危机下的汽车产业

2015年02月16日 10:0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国际油价是涨是跌,成为了近期投资者们最热衷的猜谜游戏。2月初,国际油价迎来了回暖,从1月31日开始,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涨价的“小高潮”,不过,还没等冰层融化,“寒流”再度袭来,在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之后不到12个小时,国际油价再度下跌,2月11日下午,纽约最新油价显示为每桶48.45美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每桶下跌4.60美元,跌幅达到了8.67%。而高盛分析师Jeffrey Currie认为,未来六个月的原油价格料为40美元/桶,恐怕会在六个月之后跌至35美元至40美元/桶。这起伏不定的油价,对汽车企业的新能源车研发到底有没有影响?

  政府需求让电动车“死不了”

  《华盛顿邮报》近日发表了一篇《为啥低油价不会“杀死”电动车?》的文章,让那些担心电动车生死存亡的人松了一口气。据新美国基金会成员Levi M. Tillemann说,尽管7个月内,国际油价从115美元/桶狂跌至50美元/桶以下,但从2010年到2014年,美国的电动车销量却从几乎为零上涨到12万辆/年。Tillemann指出,汽车企业研发电动车,并不只是为了降低油耗,而是为了防治大气污染——这是政府给车企下达的“任务”:到2025年,美国政府希望马路上有330万辆电动车行驶。因此,不论油价狂跌到什么份儿上,车企都不会也不能放弃电动车研发。

  跟美国一样,中国政府同样对电动车充满热情。在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要求,2014年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要逐年提高。对于车企,国家不仅有严苛的燃油限值要求,同时要求新能源车的产销量要占到一定比例。因此,对于在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在大力投放消费者喜爱的SUV车型之余,也要未雨绸缪地抓紧研发新能源车,谁知道哪天油价又会狂飙呢?

  能源企业确实受到冲击

  不过对于能源企业来说,油价下跌确实会让他们感到“胆战”。例如价格相对便宜、已经广泛使用在大型货运汽车、出租车等领域的LNG(天然气)汽车,就有可能受到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天然气的来源之一,新型能源页岩气的开采就受到了油价下跌的冲击。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正受到冲击,北美钻井数量大幅下降,许多在北美开展业务的国际原油公司正在削减开支并进行战略收缩,而另一些规模较小的独立石油生产商更是已经开始陆续破产重组。美国页岩气企业WBH Energy因深陷债务危机,而不得不与其合资方共同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而根据调研公司标准普尔的测算,随着油价不断下跌,在美国100家中小型页岩气企业中,将有四分之三由于高负债而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据专家介绍,经测算,一般页岩气的成本能够承受的油价是在60至70美元之间,而现在已经跌到50美元以内,投入无法获得回报,亏本的开采势必会受到影响。厦门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也说道,“如果按照现在40美元/桶的国际原油价格,用石油将比用页岩气便宜三成以上,谁还会用页岩气?”

  对于中国来说,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并存。我国的页岩气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201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329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产量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5倍。按照规划,2015年页岩气要实现65亿立方米的产量目标。但由于目前的石油价格不断走低,页岩气更加难以实现商业开采,因此实现这个目标或许有难度。不过,由于北美页岩气行业或掀起一股并购重组浪潮,这将给中国能源企业“抄底”的机会。

  记者观察:

  其实,对于那些急于进入汽车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油价的涨跌对他们来说,几乎不值一提。就拿特斯拉来说吧,它自认为是一家科技公司,记者在多次采访特斯拉高层时,他们都认为,买特斯拉的人本来就对油价不敏感,你只要做出让他们感到新鲜好用的产品就行了。——人家说了,“反正咱也不用油,什么时候电价飙涨了再来探讨吧!”

  再来看谷歌、百度、小米、乐视等急着在汽车市场分一杯羹的IT大佬,他们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无人驾驶车辆能够合规合法地上路?车联网技术怎么跟黑客较劲?至于搭载这些技术的车辆,清一色都是用电动机驱动——这么高新尖的产品,怎么能用传统能源?

  而对消费者来说,油价下跌怎么说都是好事儿,最直接地就是省钱啊!——哦对了,税可别噌噌涨啊,要不,老百姓的心情,就如左图示了! (文/陈鑫欣 图/新华社)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