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数字解读新能源车开门红 国产品牌更接地气

2015年03月18日 09: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2015年开年伊始,新能源汽车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统计:1-2月,新能源汽车同比“数倍”增长,微型电动车规模最大,A0级纯电动乘用车增速较快,而插电混动的高端也有突破。

  “新能源车的亮点车型是比亚迪的秦,荣威550 的插电混动车型,销售表现较强。”崔东树说,“相比而言,特斯拉的中国实际状态不理想超预期有自身的因素,毕竟中国本土新能源车销售都好于特斯拉,这说明特斯拉的市场表现不仅是充电设施的问题,不要把责任简单推给中国市场环境。”

  (图表及数据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星火燎原 连续两个月“倍增”

  根据工信部发布信息,2015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6599辆,同比增长近5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108辆,同比增长近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2278辆,同比增长近7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343辆,同比增长6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870辆,同比增长近2倍。

  工信部2月份新能源信息尚未发布,但根据中汽协数据,2月新能源汽车生产6190辆,同比增长将近5倍,1-2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2853辆。总体来看微型电动车规模最大,A0级纯电动乘用车增速较快,而插电混动的高端也有突破。

  据崔东树介绍:新能源车的亮点车型是比亚迪的秦和荣威550 的插电混动车型销售表现较强。广汽的传祺插电混动也是表现不错的。进口车的特斯拉和宝马I3是申报准入数据,销售表现也较平稳。

  “毕竟中国本土的比亚迪、上海汽车、北京汽车、奇瑞汽车、众泰汽车的新能源车销售都好于特斯拉,国产品牌显得更接地气。”崔东树介绍说。

  (图表及数据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一线城市新能源指标充裕 消费热情迥异

  据崔东树介绍,北京的摇号体系很完善,15年2月新能源车摇号指标从14年2月的1666个上升到15年2月的4526个,指标充裕,而申购群体也从1428上升到2139个。

  “与此对应的是个人申购常规能源车申购数量从223万上升到302万,月均中签率0.3%,预计30年左右能摇号购车。从个人指标的30年机遇到新能源车的随意购买,体现了新能源车的吸引力严重不足。而单位指标也体现类似的状态。”崔东树说。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将弃用新能源车地方目录,由目前的目录制转变为备案制,此后北京市政府将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但是,未来即便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北京或仍不考虑将插电式混动车型纳入鼓励范畴。

  相比之下,天津、广州和杭州等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并不迫切”:天津由于有拍牌体系,因此想买车不必纠结是否买新能源车,从2月竞价数据来看,个人最低成交价和个人平均成交价均回归到万元左右,虽然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天津牌照的价格潜力提升,但政策合理对消费者也是好事。

  广州牌照不值钱,买新能源车自然热情下降,个人申请指标从14年2月的102人下降到目前的95人;杭州的限购时间较短,常规能源车仍是购买主力。

  (图表及数据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超级电容和产业链体系受到关注

  为了尽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基础配套的建设,关于充电桩、充电站和产业链匹配等话题,成为行业更为关注的热点。2月份,财政部经建司主管领导及湖南省财政厅等相关领导实地考察超级电容车间,超级电容客车及充电站等,一方面征求企业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正在积极探索超级电容的补贴政策。

  不仅如此,科技部方面也在2月底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计划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目前,以动力电气化、结构轻量化、车辆智能化三大科技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大变革正在进行当中,将为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提供技术支撑。

  据崔东树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政策支持正在完善,显示出“船至深处”的态度:为促进节能环保,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15年2月1日起对无汞原电池、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又称“氢镍蓄电池”或“镍氢蓄电池”)、锂原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免征消费税。2015年12月31日前对铅蓄电池缓征消费税。(记者 黄春棉)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