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车企走量“补缺”车型应战 上海车展取消车模

2015年04月20日 18:17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今年上海车展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取消车模展示,主办方认为,取消车模,可以让车展返璞归真,还原车展的本来面目。近几年,“无模不展销”似乎已经成为了国内车展的惯例。如今,告别了美艳车模的上海车展,到底有什么改变?车模都去哪里了?

  经济之声:今天在车展现场你看到车模了吗?有消息说:车模会摇身一变成为“服务顾问”,你在现场有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

  记者:漂亮姑娘很多,但是车模没有看到。今年的上海车展车模大变样,我个人有四个总结:第一,是身份变化。由站在车旁边的车模变成了销售、讲解。宝马车旁边就有一个姑娘手拿iPad,我问她,你讲解什么?她说我不知道,你可以看iPad。还有一部分车模,变成了表演嘉宾。很多车企今年在上海车展发布新车型,所以如果有一技之长的车模,就会变成表演嘉宾,这是身份上的变化。第二个是打扮上的变化。往年都是有薄露透,现在都是身穿套装,带上企业logo。妆容发型都是一致的,很少有妖艳的。第三,现在展示人员的收入发生了变化。第四个就是不仅仅颜值高的女性多,颜值高的男性也多。

  经济之声:就你的了解,现场的厂商和媒体,他们怎么看待没有车模的上海车展,还适应吗?

  记者:第一就是终于清净了,第二就是终于可以舒心了。车企原来在人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和钱,现在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站台和车上,更体现车展的意义。媒体觉得更舒心。媒体现在觉得回归到车展本身,回归了车本身。

  1898年,有据可查的第一则汽车广告诞生后没多久人们就发现,如果把一位美女和一辆崭新的汽车放在一起,就会大大吸引男性群体的眼球。

  起初作为汽车陪衬的车模打扮还是比较常规的,服饰大多为A字裙、V领白衬衣、连身裙,发型多为马尾或自然垂坠,姿势也不外乎伸手轻扶车门或坐在驾驶舱内,营造的是庄重都市职业女性形象。“以车为主”成为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车模行业进入发展期。车模的风格路线也日渐开放,渐渐出现了迷你裙、丝袜、比基尼等带有诱惑性的服装造型。模特们在展示车型时摆出的造型也更为性感。也是从这一时期起,车模开始注重面部妆容,“烈焰红唇”成为那个时代的流行标志;类似老式电熨斗般烫出来的复古卷曲发型,如大卷儿、大波浪、爆炸式,悉数粉墨登场。

  上世纪90年代,车模行业变得更加专业,模特与汽车结成了天然的联系。法拉利车模不苟言笑以衬托法拉利的高贵;标致、雪铁龙的模特以性感、活泼的肢体语言来体现法系车浪漫、现代的设计理念;日系车则往往使用洋溢青春气息的模特;美系、德系车前是稳重而略带现代气质的模特。

  1993年在北京的汽车展览会上,第一次出现了香车美女的景象,并逐渐成为车展标配。一位业内人士说,一旦取消车模,将有一批人受到影响。对于国产品牌来说,在单纯拼车的时代,自主品牌如何吸引眼球成了难题。

  业内人士:过往很多出位的模特是出现在自主展台。这是有苦衷的,因为品牌车型相对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所以只能靠出位的表演吸引。那么,一旦禁模,他们如何吸引大家关注,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可能对于自主品牌的低迷情况,有一个雪上加霜。

  同时一位汽车厂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国际上如底特律汽车展等曾经比较清淡的车展却开始向中国学习,增加表演元素,来吸引人气。

  今年的上海车展是在合资车企价格战中开幕的,不少合资品牌将会通过本次车展推出能够走量的“补缺”车型来应战。

  4月6日,上海大众正式宣布对旗下全系车型提供零利率信贷巨惠,同时Polo、途安降价最高10000元。

  随后长安福特、东风标致等企业也先后接过降价的接力棒。但对于各家车企的价格战,很多消费者都表示对自己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消费者甲: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现在2000、包括桑塔纳都属于淘汰的,这个降价,99%都是国产价了。所以也就没多大关系了。

  消费者乙:我觉得无所谓,他涨价降价,跟我没关系。合适就买,不合适就不买。

  而经销商也表示,车企降价并没有带来多大的销量增长。

  经销商甲:这个我们现在的销售并不怎么好。大家可能觉得,汽车降价了,上海可能是第一个降价的,厂家也有可能跟风降价,导致老百姓的心理还是持币观望。

  经销商乙:这个降价也不可能五万十万的降,一个客户他买车,十几万都花了,不在乎这两万了。(记者唐明 梁婧)

【编辑:蒋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