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二手车限迁有望微调 二手车价格大量缩水

2015年07月23日 07:5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限迁导致不少二手车行将精力转投中高端车型。

限迁门槛让二手车大幅贬值。

  省汽车流通协会倡议取消“限迁” 省人大环资委书面回应称建议主管部门重新评估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罗林

  杨先生最近计划换车了,才发现自己的开了7年的雨燕,仅值2万元。记者调查发现,二手车价值大幅缩水并非孤立的个案。近年来,二手车迁移门槛不断提高,直接导致大量老旧二手车价格大量缩水。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流通协会获悉,二手车省内限迁政策有望适度松绑。

  个案:7年雨燕 网上估价3万多市面仅卖2万元

  7年前购车的杨先生,最近想换新车了,将自己当年购买的雨燕前往二手车行交易时,发现自己8万元购买的小车,现在的售价仅值2万元。

  杨先生告诉记者,网上初步评估约为3.1~3.5万元,终端实际交易价格与网上估价相去甚远。商家说,他的车辆是国III排放标准,很难卖出去。本地的消费者很少买这种老旧小型车,这些车辆禁止在省内流通,而迁出到外省的成本则高了很多。“当时听到只值2万元,报废的心都有,但了解下政策,目前仅黄标车可享受报废补贴,绿标车报废无法享受1.8万元的补贴”。

  现象:限迁门槛高二手车大幅贬值

  有类似杨先生这样遭遇的消费者,并不是个案。记者了解到,受二手车流通遭遇排放限迁门槛的影响,老旧二手车贬值已是普遍现象。其中,小型车贬值首当其冲。记者了解到,在车价不断下沉的背景下,本地汽车消费也不断升级,二手小型车在佛山已少人问津。

  以今年5月新车为例,原来在本地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AO级(如飞度、威驰、致炫、嘉年华、Polo),销量急剧下降,目前市场占比已不足佛山乘用车的15%。

  小型车的新车在佛山受欢迎程度已不高,二手车的境遇不言而喻。记者从多个二手车行获悉,目前国III小型二手车价值确实因为限迁大幅售价缩水。由于小型二手车本地需求很小,原来对接的粤东粤西等地已经不允许进入,迁出成本高了很多。由于小型二手车交易氛围差,一些较有实力的二手车行,也更愿意将精力放在中高端二手车的经营上。

  除了国III二手车,受国V政策影响,目前国IV二手车同样面临着价格大幅缩水的遭遇。不少二手车行负责人表示,一些车主原本想换车的,但了解到旧车残值不高,就打了退堂鼓。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车子的估价低过预期,就先不换了。

  省人大环资委回复: 建议评估限迁必要性

  按照《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2010年修正本)的第二章第十条的规定,国V标准实施后,国IV车就无法在省内流通,这对促进以旧换新、加快黄标车淘汰十分不利,因为条例限制的是“流通”而不是“使用”。

  今年3月,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倡议《取消“限迁”实现二手车全省流通》,建议对该规定进行修订为“在本省申请机动车跨地级以上市迁入的,所交验的机动车应当符合迁入地在用机动车年检标准”。本省内,只要年检合格,符合当地在用汽车环保标准的二手车允许迁入。

  记者从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获悉,广东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已作出正式的书面回复:建议《条例》实施主管部门对《条例》第十条的适应性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科学论证修改《条例》的必要性,对条例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性进行评估。如果评估确实有必要修改《条例》,可以按照立法程序、立法权限规定启动修改工作。省汽车流通协会负责人严斐表示,协会将争取尽快完成《条例》的修改工作,力争在今年年底国V正式实施时,不会对二手车行业再次造成过度的震荡。

  业界: 限迁触动的其实是车主利益

  佛山一大型二手车行负责人坦言,限迁对商家和车主都有影响。以佛山为例,国IV及以下排放的绿标车的数量超过140万辆,国IV排放车辆保有量约为60万辆。根据即将实施的广东国V排放实施政策,珠三角地区实施时间不得迟于2015年12月31日,广东其他各市不得迟于2016年6月30日。这意味着,如果限迁门槛保持不变,到明年下半年,佛山至少有60万辆国IV车将无法在省内流通,这些车辆会因流通不便而贬值。

  佛山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二手车限迁能适度放宽,不仅能繁荣二手车市场,对于车辆的贬值也能有所缓解。以一些佛山并不招人喜欢的小型车为例,可以通过售卖至省内的三、四线市场,让这些小型二手车仍能保持较高的价值。而对于佛山市场而言,也因为有良好的流通环境,而加快包括佛山在内的珠三角等汽车保有量较大城市的老旧车辆的淘汰。

【编辑:张明燕】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