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兰达又获安全殊荣 消费热情不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汉兰达又获安全殊荣 消费热情不退
2010年06月02日 08:48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进入2010年,“汉兰达旋风”势头不减,继续畅销全国。2010年1月~4月,汉兰达累计销量已接近30000辆。汉兰达2010年的产销目标定为7.5万辆,持续的喜人销售业绩,汉兰达正为顺利完成年度销量而迈进。

  同时,汉兰达交车周期的全面提速,也促进了销量的攀升。目前,汉兰达产能提升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月产量稳定在6000辆以上,订单消化能力大为增强,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正逐步得到缓解。

  在如今日趋成熟的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只有优质的产品才能持续“笑傲江湖”。好产品的定义,不单只拥有可靠的品质,也需要加载一个优秀企业的领先理念及社会责任。汉兰达的成功正是如此,不单只拥有“驾乘舒适、配置豪华、顶级安全”这些为消费者所称道的卓越品质,还因为它秉承了广汽丰田产品以“高品质”、“高安全”为标签的血脉。

  铸就安心“防火墙”

  近日,汉兰达在C-NCAP的评价结果是五星成绩,同时在2010最新公布J.D.Power(VDS)中,汉兰达连续第二年蝉联“中级多用途车型可靠性冠军”。如此高度的安全评价,正是汉兰达热度不减的基石。而随着汉兰达进入“五星阵营”,广汽丰田的全系车都成为了“五星阵营”的一员。广汽丰田成为首家全系车皆五星碰撞的企业,对于广汽丰田所有产品来说,广汽丰田领先生产方式是成就车主安心的“防火墙”。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一个是准时化;另一个是自动化。世界范围内仍然没有一种生产方式足以挑战TPS:现代汽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不可能杜绝任何设计或制造上的缺陷,这是客观事实,汽车又是一种必须重视安全性的产品,丰田生产方式精髓在于是“彻底杜绝浪费”,通过生产的整体化,追求产品制造的合理性以及品质至上的成本节约,达到品质和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应该说,现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没有一种生产方式足以挑战丰田生产方式。

  同时,广汽丰田工厂无论是从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上来看,还是从运用丰田生产方式的纯正性和深化程度上来看,它都无愧于被誉为“丰田21世纪全球模范工厂”的称号。作为丰田在21世纪最重要的海外事业项目,丰田生产方式在这里得以呈现出极致状态,被丰田日本生产专家称之为丰田生产方式的创新基地和核心基地,成为丰田本地化的典范。生产汉兰达的广汽丰田第二工厂更是被誉为“代表了丰田汽车全球制造顶尖水平的工厂”。广汽丰田第二工厂有多达1501个检测项目,在成品车之后仍有严格的抽样检查和试驾试验,决不放过任何不良。

  广汽丰田品质保障体系不仅仅限于广汽丰田工厂自身,它更是一个延伸至配套厂商的品质保障体系,在整个体系的各个环节,广汽丰田将与其上游配套厂商一道一如既往地强化品质管理,以确保每一辆汉兰达的品质都臻于完美。

  担起社会责任 绽放大企风采

  如果要一个车主讲喜欢汉兰达的原因,估计车主可以罗列出许多:大气的外形、精致的内部装修、宽敞舒适的空间、经济实惠的油耗、五星级安全和广汽丰田优质的服务。而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车主一定会说的,那就是广汽丰田的品牌。

  品牌的铸就不仅仅是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还在于这个企业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上。广汽丰田自建立之始,就把“公益”作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需打的“红牌”, 通过公益性投入与公益活动的参与,积极与各种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公众)建立起和谐共生关系。在公益方面,广汽丰田持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增殖放流、植树造林、阳光博爱小学、阳光博爱助学金、丰田T-TEP项目、安全巡展、玉树地震捐赠等众多系统性的公益活动,全面体现广汽丰田“感恩戴德,饮水思源”的企业精神。

  社会责任更不是简单的捐赠,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改变传统供应、研发、制造、销售、物流与服务模式,推行绿色生产经营,与自然环境建立良性、和谐的共生关系,并做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进而实现环境效益转变为股东价值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广汽丰田围绕打造国内行业“NO.1环保工厂”的目标,在环保节能上继续深耕,巩固优势,推出混合动力凯美瑞,推广环保技术,倡导环保节能行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公民典范。

  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正是一个品牌的成长历程,这也是国际知名品牌会持续做公益事业一样,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正是一个有担当的企业所具备的品质。(李 臻)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