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拥有品牌难主导技术 合资的自主能否称国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只拥有品牌难主导技术 合资的自主能否称国货?
2009年04月01日 09: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一片抵制声中,可口可乐终究没能收购本土的汇源果汁。试想如果前者改变招数,与汇源果汁成立一家股份各半的合资公司,并声称为迎合中国消费者口味,推出一款“汇源可乐”,能否为国人接受呢?

  虽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在汽车行业,正在掀起这样一场争论——合资企业的产品能否被认定“国货”并为大众所接受?

  在即将出台按照比例购买自主品牌车辆的政府采购办法之前,“国货”的定义显得尤为敏感。

  日前举行的“汽车振兴规划专题解读会”上,参与《振兴规划》制定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总工程师黄永和明确表示,“合资企业在中国注册的汽车品牌,也是自主品牌”。而本报与新浪网联合发起的网络调查显示,在参与投票的2443位网友中,75.3%不能认可这种说法。

  ●只拥有品牌难主导技术

  当然,距离最终被认定为“自主品牌”,合资企业仍需要跨越四道门槛——在中国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在全球范围内独家拥有商标专用权;拥有该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和认可权以及产品的技术转让权;作为品牌的识别标志,在车头和车尾加以标注。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目前合资公司中只有广州本田的“理念”品牌大致符合这个条件。

  “合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品牌,应该会利用现有的整车平台,重新对外观进行设计,而发动机和变速箱等仍会采购合资公司中外方的技术,这对于提升中方的研发能力着实有限”,某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

  事实的确如此。

  “‘理念’品牌的知识产权完全归合资企业所有的,不管在哪个国家销售所有权都归广州本田,这毫无异议,”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但产品的产权和品牌的产权是两个概念,产品的开发需要很多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广州本田目前没有完全自主开发的能力,本田会根据合资公司的需求给以协助。”

  此外,该人士告诉记者,“理念”品牌创立是为了更能满足中国顾客的需求,车型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进行开发的,目前没有出口到海外的计划。这与其官方网站上“走向世界”的宣传语大相径庭。

  ●开发成本低恐冲击本土

  一条8个组别的国家机关2009年度汽车采购信息,让国采中心(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内的投标书堆积如山。此次招标头一回加入了对自主品牌的倾向性条款——对其报价按照一定的优惠调整系数进行评分。

  知情人士称,因现在尚无对自主品牌的权威界定,国采中心如何执行还难下定论,除非明确公示哪些企业的产品被认定为自主品牌,否则仍会产生歧义。

  而政策分析师担心,广州本田“理念”的模式,并不排除被其他企业复制的可能,“外资企业拥有成熟的核心技术,利用合资公司进行低成本的二次开发,且通过与合资品牌共线生产、共享零部件,以降低生产成本。大可在保全自身品牌价值的前提下,冲击本土制造商赖以生存的‘性价比’。”

  或许民族品牌也意识到了这种威胁。

  “我们一直认为品牌是具有独占性的,而合资企业的品牌并不唯一属于中国。”奇瑞公司发言人金弋波表示。尽管吉利汽车公司副总裁安聪慧不愿对“合资自主”的定义加以置评,但他说,政府应该鼓励自己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有完全话语权的企业;如果单纯购买外方的技术,无法消化吸收,是不可取的。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则认为无须对此过分担心。“广州本田所做的这一尝试,其他的跨国品牌都在观望,”徐长明说,“但即便‘理念’成功了,绝大部分企业也不会效仿,区别在于后者的产品系列更为丰富,无需再设立一个新的品牌。而且他们对于品牌极为看重,如果没有观念的巨大转变,不会作出这种决定。而对外方技术依赖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网民一边倒挺民族车企

  来自网络的声音异常强大。

  据本报《您支持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吗》调查显示,75.3%的网友拒绝接受把合资企业认定为自主品牌的说法;65.4%的人认为这种模式无助于中方获得核心技术,接近50%的人表示购买汽车时不会选择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

  “希望自主品牌能加大发展的力度,毕竟合资厂的自主品牌也不是自己的。还得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挂羊头,卖狗肉,除了能起到打压吉利奇瑞的作用外,对中国自主汽车业的发展毫无帮助。”

  “合资生产自主品牌是利用人们爱国心理的‘伪自主’,这样就可以区别他们的车和中国的车,既赚了钱,又有利于打击真正的自主品牌。”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网友对此事的评论。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