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I时代不相信“卢德运动”

2018年09月18日 16:11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AI时代不相信“卢德运动”

  吴 健

  当你接触人工智能(AI)一词,是否感到深奥或遥远。其实,它早已深入我们生活多年,乃至改变了社会运行模式,例如工业机器人、手机导航、社交好友推荐等等,而在社交媒体、视频共享平台和购物网站上,广泛应用的AI更是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品位和喜好。

  这些天,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的主题,正好契合了当今社会与技术“塑造与反塑造”的关系。不久前,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和英国萨顿基金会相继发布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报告,提及未来几十年里,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使传统就业岗位大幅减少,前奥巴马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萨默斯甚至称,人工智能在经济领域的兴起,可能导致“21世纪上半叶末美国三分之一年龄在25至54岁的男性没有工作”。

  面对这种担忧,我们会止步于“AI大门”之外吗?英国工业革命早期,因为机器的普及,不少手工业工人失业,继而出现以卢德为代表的“破坏机器运动”。如今,不少人忧虑人工智能发展的原因,也很像几百年前历史的重演,那就是技术的发展结果具有不可预见性,人工智能应用将导致失业问题、拉大贫富差距等等。可是,正像汽车取代马车一样,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从根本上说,历次技术革命中,工作被取代,并没有剥夺人的尊严,而且带来更多利益和财富,问题是这些利益与财富如何合理分配。从长期看,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世界也将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这就需要切实梳理一下我们的目的。对于开发人工智能的人士,一个不能少的课题是如何让技术不止是创造财富,而是让社会更和谐美丽。

  从发展趋势看,今天乃至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人工智能,基本是弱人工智能,即擅长某个方面,但没有自我意识,无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原因很简单,人类对大脑结构都知之甚少,何谈让人工智能达到堪比人脑的程度。我们觉得困难的事情——复杂计算、金融评估、翻译等等,对计算机来说很简单;而我们觉得容易的事情——视觉、动态、移动、直觉,对计算机来说太难了。

  可见,未来人的强项是人工智能难以应付的所谓“瓶颈”,“瓶颈”指的是创造性、社会性、自律性,其中前两个是重中之重。创造性源自每一代人掌握的新点子,它们相互结合、相互对照。社会性并不限于单纯地与人谈话,而是指高水平的社会能力,比如谈判、领导、教育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很难“AI化”的东西。

  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时代,反数据垄断也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公平内容。前些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滴滴顺风车”事件中,一大焦点便是相关数据共享问题。专家指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来自稀缺资源,先是土地,再是劳动力,然后是有形固定资产,在信息时代,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是“大数据”,它不止存在于政府机构,更存在于各类基于扩张目的的商业公司手里,谁能掌握,不仅意味着财富,更决定着权力与地位。

  每个人生成的所有数字信息,若就单笔算,好像没什么价值,假设数据库里有1000万人的信息,少一个没什么。但反过来讲,一旦谁能收齐1000万人的信息,这个数据库就很有价值。如果一家药企掌握1000万糖尿病病患的病史,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样的体质、什么样的基因,用什么样的药可以产生什么效果,这里面再去撷取各种经验法则,最好的医生都比不上。况且,这种医疗诊断与判断,边际成本是很低的,服务1万人跟100万人、1000万人,实际成本增加很少。同理,人工智能公司如果做好事,将使社会成本大大降低,但要出于私利(尤其追求高额垄断利益),则将是可怕的“资本嗜血狂欢”。

  如何使技术不只为收入最高的1万人享受,而且能让1000万人都能享受,正如英国牛津大学副教授迈克尔·奥斯本所言,人工智能发展中,最紧迫的课题是数据公开,比起使用更为精练的算法,能够接触到庞大的数据对研究工作来说更为重要。如果我们一辈子所产生的所有数字信息,可以贡献于几万个不同属性的大数据集合,在每个数据库里,都应该有每个人的股份,哪怕那个股份是1000万分之一。毕竟,那里生成的是有价值的信息,能够产生各种经济交易的利润,应该有一套机制可以回馈给每个人,这才是数字时代的基本权利保障。

【编辑:左盛丹】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