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德清“护绿记”:擦亮山水底色绘制生态美卷

2018年11月20日 17: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湖州11月20日电(奚金燕 陈思思)秋末时节,浙江德清莫干山脚,这处以“洋家乐”声名远播的山水胜地正迎来新的旅游高峰。游客们骑着马,悠然穿行,将身体与心灵一同放逐在山水间。

  此番怡然自得的图景背后,是德清十余年来不遗余力一心“护绿”的成果。回望德清走过的道路——以“绿”字当头,守护青山绿水,激活“绿色”产业,初心不舍,也让这一方山水迸发出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德清城乡环境生态综合体的有机肥农业应用示范体验中心 陈思思摄
德清城乡环境生态综合体的有机肥农业应用示范体验中心 陈思思摄

  环境治理守住“江南清妍地”

  地处浙江省北部的德清县,其西部拥有90%的森林覆盖率和Ⅱ类水质标准的水源,是国家级生态乡镇。绿水青山,得之容易保持难。

  早在2005年,德清县就建立并实施了西部山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守护一方绿水青山。近年来,德清县又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美家园”建设等工作,在环境保护上下足了功夫。

  从城乡环境治理出发,德清开展了小垃圾“大革命”。自2014年创立 “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模式以来,德清实现了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同时,还摸索出了一条资源循环利用的新途径。

  2018年8月,投入2600万元建设的德清城乡环境生态综合体示范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垃圾回收到这里后,经过资源化处理和产物高值利用深加工变成各种生物有机肥产品,可以用于种植蔬菜和水果。” 德清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管理科科长武少刚说道,目前德清已能够实现有机垃圾处理全流程、全覆盖、全产业链的完整生态循环。

  此外为从源头降低污染源,德清还将部分区域水污染较大的的笋厂、氟石矿、竹拉丝企业关停、外迁,将拆迁后的场地重新绿化,还原山水本色。

  通过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德清的生态底色愈发纯粹,所到之处,目之所及,皆水清、地绿、景美。

养殖户进行清淤 陈思思摄
养殖户进行清淤 陈思思摄

  生态发展“焕活”产业生机

  守护生态与发展产业,一度是多地面临的两难选择。然而在德清,记者看到,这里美丽与发展和谐共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德清县禹越镇是黑鱼养殖大镇,全镇黑鱼养殖户246户,养殖面积6140亩,年产黑鱼1.3万余吨,年销售额达到3.5个亿左右,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但长期以来,高密度养殖黑鱼带来的水污染问题曾让该县黑鱼产业一度面临关停的窘境,养殖户们忧心忡忡。面对发展困境,禹越镇率先做出了渔业养殖尾水治理的新尝试。

  “养殖尾水治理采用‘一渠三坝四池’模式,通过生态渠,沉淀池,过滤坝,净水池(缓水墙、水生植物、鲢鱼、河蚌、螺丝),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洁水池(毛刷、鲢鱼、河蚌、螺丝)等多重关卡,最终处理完成之后会再次回到养殖户的塘池中。” 禹越镇农办主任沈荣良介绍道,用于黑鱼养殖的水质保持生态、干净,也会使黑鱼的品质进一步提升。

  “现在实行了渔业养殖尾水治理,黑鱼养殖最终不仅被保留了下来,而且鱼的发病率更低,品质更好,价格也更高了。”养了8年黑鱼的养殖户高法定表示,如今在禹越镇,年收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养殖大户比比皆是。

  通过生态治理,不仅让黑鱼养殖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解决了百姓心头的“一件大事”,也护住了一泓碧波,一举两得。

  而这只是整个德清以生态发展促产业振兴的缩影,如今的德清,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各类产业正在不断涌现,在激活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当地百姓走上了生态富民的道路。

  优良生态“引爆”美丽经济

  依托绿水青山,德清把民生福祉作为生态治理的归宿,努力将“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将自然馈赠的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手中的金山银山。

  将目光放至莫干山脚,这里过去只是个普通山区小镇,籍籍无名。然而自“洋家乐”开办以来,越来越多人慕名前来,寄情山水,修养身心。

  称之为“洋家乐”,因其最早由一位南非投资者看重莫干山生态环境,在此开办微型精品旅店。2018年上半年,以“洋家乐”为代表的150家高端民宿接待游客达35.3万人次,实现直接营业收入4.08亿元。

  “现如今洋家乐已经基本成为莫干山一带的主要产业,给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致富路径。”德清县旅游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应霄说道。

  洋家乐的火热,使得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在莫干山镇的吴诗倩告诉记者:“家里的老房子租给别人开民宿,一年的租金收入能有10万左右。现在家乡有很多发展的机会,日子也过得比以前更好了。”

  在莫干山一带,像吴诗倩一家通过旧房出租实现增收的不在少数。据德清县旅游部门统计,目前德清西部农房出租共计260幢,农房出租年收入1000余万元,平均每幢每年收入6万多元。

  除了当“房东”,也有不少80、90后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原本闲着的50、60后村民们,则成了“洋家乐”的服务员、“土特产”的推销员,吃起了“生态旅游”饭。

  回首来时路,山水依旧如故,但这座德山清水的江南小城,已然旧貌换新颜,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完)

【编辑:于晓】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