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8泰山论坛在上海举行 聚焦多能融合的产业价值

2018年12月04日 1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2月4日电 3日,中国微能源网产业创新联盟以“能源革命下多能融合的产业价值”为主题,在上海宝山区举办泰山论坛。

  据了解,自2015年9月在泰山论坛上发起成立以来,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持续推动微能源网创新发展,对顺应能源生产消费变革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同时,一年一度的泰山论坛也成为全国能源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推进能源领域政产学研用的重要探索平台。

  宝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论坛的举办,欢迎微能源数据平台等项目在宝山落地。据宝山区委书记汪泓介绍,宝山区近年来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做减法,打造绿色低碳城区,全区综合能耗消费总量逐年下降,目前上海全市规划的工业区块104地块外的造纸、电镀、水泥、冶炼四大重污染行业已经整体退出宝山,在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攻坚战中,宝山区走在了上海前列。

  汪泓表示,“宝山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要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很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产学研用的精准对接。能源专家们来给我们出谋划策,排兵布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战略性,我们宝山一定要抓住机遇,让宝山创新创业创意相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相协调,人民群众能够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致辞时表示,上海作为能源消耗体量高、密度大、环保要求大的特大型城市和对外依存度高的能源需求城市,能源工作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根据上海能源特性,微能源网、能源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大有发展空间,成为了近年来上海能源领域创新创业的热点。

  “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发展任重道远,尽管还有体制性、机制性、技术性等重重困难,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微能源网将成为我国推进能源消费转型安全高效能源体系重要突破口。上海也将积极发挥排头兵、先行者的作用,在微能源网应用推广方面做好试点示范。”张建明说。

  据介绍,目前上海在莘庄工业区、虹桥商务区率先推出清洁能源的微能源网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布局光伏系统、电网、天然气网、能源网等多能联动互补智慧型能源网络,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一整套能源综合服务。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泰山论坛主席、微能源网联盟理事长艾丰致辞时表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开展工作需要提倡“体系发展、融合发展、平台发展”三大发展思维。就我国能源问题而言,存在传统能源不足、新能源利用率低等体系问题,同时亟需融合和平台化发展。

  “微能源网即从这三个角度提出,因此极具生命力。能源最重要的就是体系,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一招就是微能源网,就像深入到各处的细胞,将各种能源有机结合。微能源网既可以发电,也可以用电,可以用火电,也可以用太阳能,形成这样一张网会很厉害。”艾丰说。

  泰山论坛名誉主席曲格平向大会发来贺信,他指出,近10年,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洁净、高效、节能新式能源结构体系正在形成,煤炭总量虽仍然不小,但在整个能源构成占比中下降近 10 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风电、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占比迅速提高,持续上升,为我国能源发展带来美好前景。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顺应能源生产至消费全产业链战略发展趋势,推进能源发展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创新性的将“互联网+”应用在能源领域,引领了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及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的崭新形态。

  据估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微能源网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全球微能源网市场规模将达300亿美元。论坛上,来自政府和业界的能源专家先后就多能融合、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微能源网系统及运营关键技术等问题发表观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善成指出,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进程中,分布式、智能化正成为重要能源的方式,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文明战略提出鼓励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协同发展,依托新能源储能,柔性网络和微网等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高效和灵活接入,以及生产和消费一体化。微能源网和能源互联网以能源优化利用为导向,深入融合新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重要内容。

  国家973计划能源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微能源网产业发展联盟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张建华表示,新一代的能源电力系统具备四个特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广泛接入和消纳,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广泛应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微能源网成为主要的用能和用电的方式。互联网+智慧能源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会改变传统电力系统传统运营业态。

【编辑:于晓】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