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50年

广告

搜狐公司中国新闻社

 1949-1999


 

 

 

 

 

 

[返回]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国庆网站首页>>国庆特稿>>报道内容

《中新社国庆五十周年系列专版》之十四

绚丽壮美的云南民族文化图卷
--听王天玺说云南民族文化资源

纳家骅

99033001.jpg (11248 bytes)到目前为止,九九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其恢弘的气势、鲜明的特色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园林园艺精品,已经吸引了五百多万中外游客。其中,不少游客还纷纷前往大理、丽江、德宏、迪庆和西双版纳等地观光游览,人们在惊叹云南旅游资源的丰富同时,还对这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表现出了浓烈的兴趣。许多中外人士表示,希望能对云南省的民族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为此,记者特意访问了对云南民族文化有专门研究的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王天玺。

王天玺说,让外界对云南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通,以及历史的原因,客观上云南省存在着不同社会形态共存的状况,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落后,所以人们对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有一种片面的看法,甚至一些典籍里亦将云南视为“蛮荒之地”,和“声教不通”的地方。

99033006.JPG (9483 bytes)  然而,考古工作和一系列的科学调查表明:云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罕见的文化聚宝盆,是一个活生生的民族博物馆,而且具有明显的包容性和创造性。

  他说,云南是个气候多样和山奇水异的地方,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方。山水形胜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则是这块神奇土地鲜活的灵魂。生活在这里的二十六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特定民族的个性,不仅形态多种多样,而且内涵极为丰富。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不同的特性已经愈来愈鲜明地表现出来。

以民族纺织和服饰文化为例,各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以及各自不同的审美观点等,使各民族,甚至同一民族不同支系间的服饰,都成了不同文化的物质载体,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而服饰的前期生产过程,从原料到加工,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如傣族的傣锦、壮族的壮锦、苗族的蜡染、白族的蜡染和扎染等。令人惊叹的是,由于同一个民族又有不同的支系,所以其服饰的基本形制又各不相同,少则数种,多则数十种,其中彝族支系最多,其服饰形制就有近百种,如此纷繁的服饰,与其他不同民族不同支系的民族服饰构成了精彩纷呈、色调各异,绚丽多姿的画卷。有专家说,在云南,人们几乎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一种时装的踪影。应该说,这是不过份的。

再以民族民间舞蹈为例,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诸如柔美细腻的傣族孔雀舞,热情欢快的彝族大三弦和阿细跳月,粗犷奔放的佤族木鼓舞,以及舞蹈语汇极为丰富、而又充满了神秘色彩的纳西族东巴舞等,在不同的乐器和风格的美妙音乐声中,所有这些舞蹈都令任何一位观者(包括内行和外行)仿佛置身于一个极为精采奇妙的世界,并为此而留连忘返,兴奋不已。许多专家为此多次甚至长期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99033002.jpg (11893 bytes)

至于民族民间文学方面,云南省所拥有的资源亦极为丰富,各民族的恋歌、婚歌、挽歌、弥月歌、起房歌、栽秧歌、和祷词中,许多都是优美的抒情长诗,既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又充满了各民族特有的生活情趣。其中彝族史诗《阿诗玛》和傣族史诗《召树屯》等,都在世界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另据调查,在云南这块神奇土地生活的二十五个少数民族中,有二十一个民族至今仍在使用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还有自己古老的文字。尤其是纳西族的东巴文,因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而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王天玺高兴地说,总之,在历史的长河中,云南各民族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来的多姿多彩、绚丽无比的画卷,是说不完道不尽的。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大体可以区分为:综合性民族民俗文化、民族节庆文化、民族婚俗文化、民族民居文化、名城名镇文化、名胜古迹文化、商贸交通文化、宗教艺术及寺庙建筑文化,以及民族音乐舞蹈和石刻石窟文化等。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经收集整理的民族民歌为二万多首,舞蹈六千七百一十八套,戏剧二千多台,器乐二百多种,叙事长诗五十多部,各类文物保护单位一千六百多项,馆藏文物二十多万件。应该指出的是,其中不少内容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民族文化精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99033004.JPG (11346 bytes)

  我们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了这一资源的宝贵,并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在这一基础上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云南艺术节,随后又大胆地承办了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和九九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及九九昆明国际艺术节,并且也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今年五月一日举行的九九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开幕式上《天地浪漫曲》的演出,更是令国内外的专门家赞叹不已。

他介绍说,这些浩如烟海、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也受到了国外人士的关注。不久前,到昆明访问并组织九九昆明国际艺术节的加拿大知名人士柯宁·哈比森先生,曾经六次来到云南。他说,到中国不到云南就是一种遗憾。加拿大将与云南省在文化方面,进行多领域多项目的合作和交流。这一计划已经得到加拿大政府的热情支持。另外,参加这次艺术节的二百多位各国艺术家还与云南省的艺术家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这些行家看来,风光如画、人杰地灵的云南省亦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艺术生活。云南之行是一次难忘之行。再就是,美国伏特基金会与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同云南省有关部门,从一九九三年起,就已开始实施“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到目前为止,这一计划已经在发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并在云南民族学院成功地设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艺术系,为培养专门人才建立了基地。

  王天玺最后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要将建设和发展民族文化列为云南省的重要任务,并将云南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大省,同时制订了若干措施。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中,文化力的作用已日趋明显。这一重要决定,对进一步开发云南的文化力,启动经济力,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信息部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