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地沟油”也可能达到现行国标 暴露监管无能

2011年09月20日 14:55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从卫生部获悉,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卫生部组织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方案,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检验方法进行论证。据悉,按照现行国标,“地沟油”也可能合格。有关机构已摸索出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9月19日《京华时报》)。

  多个部门正全力研究地沟油检验方法,值得鼓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初步建立“地沟油”检验指标体系,值得肯定。这表明,最近公安部门揭露的百万吨地沟油流向餐桌的黑幕,对有关部门触动很大。显然,不管是这起地沟油案件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还是舆论批评让有关部门很有压力,最终能否堵住监管和检测漏洞才是关键。

  这些年有一个奇怪现象,许多问题食品吃了很多年或者引发重大事故之后,再回首才发现在监管和检测等方面存在不少漏洞。地沟油就是这样,从媒体不断曝光的地沟油事件来看,一些人吃地沟油或许已经有十几年历史了,今天才猛然发现我们对地沟油没有统一检测标准。难怪地沟油时不时就会流向餐桌让人恶心。

  尤其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竟然长期拿着《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来检测地沟油。以此标准来检测,绝大多数地沟油都是合格的。究其原因,在于监管部门用食用油标准来检测地沟油,违法分子就进行针对性加工,以便让地沟油符合检测标准。这意味着,只要地沟油符合现行食用油检测标准就是“合格”的,真是荒唐至极。

  这一方面说明,现行食用油检测标准是极其落后的,不是食品安全的保证。既然检测不出地沟油,当然就有可能检测不出其他有害物质。另一方面,对于饭店每天产生的大量地沟油,没有相应的检测标准,有关部门还不清楚流向,不清楚危害程度,这至少说明制定标准的有关部门严重失职——百万吨地沟油流向餐桌更是监管的耻辱。

  同样荒唐的是,多个部门涉及地沟油监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管链条,按说地沟油的每个环节都在监管部门视野之内,而现实却是,地沟油从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违法链条。据一位地沟油销售者称,她在郑州市场经营粮油生意两三年,从未见相关部门上门抽检。显然,食品安全的监管链条看似环环相扣,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监管环节真正给力。

  我以为,相关部门在研究地沟油鉴别方法的同时,更应该去研究研究具体监管方法——即便有了地沟油检测标准,也不一定就能发现地沟油。原因很简单,建立检测标准只是防止地沟油上餐桌的一个方面,如何理顺监管体制才是关键。我们要意识到,如果没有合理的监管体制,有力的监管队伍,再完善的检测标准也可能会变成摆设。

  据悉,地沟油产业链曝光后涉及的相关部门要么选择回避,要么互相推诿。类似现象过去就出现在“瘦肉精”、“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中。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不仅是研究地沟油检测标准,更要研究解决监管体制问题。如果现行监管体制继续存在下去,还会不断出现“地沟油”、“瘦肉精”等问题,还会无休无止扯皮。我认为,既然出了问题喜欢扯皮,就一个不漏地来问责。

  目前,我们的食品监管体制不仅存在“九龙治水”的弊端,而且存在属地监管的问题,即跨地区监管变成了谁都不管。而要解决体制问题,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构来承担主要责任,类似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这样的机构。尽管我们已经设立了超正部级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但事实说明,食安委与FDA还有差异,原因或许是食安委仅仅是议事协调机构,而FDA却是真正执行机构。

  当然,在研究检测标准、理顺监管体制的同时,还要给地沟油专门立法,时时“盯”上地沟油,并让地沟油有出路。(张海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秦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