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铁路市场化改革突破 市场化需更大诚意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5月25日 17: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不管是债务倒逼还是国务院高压,铁道部的表态作为近年来第一次有垄断行业公开宣称开放市场,可谓在铁路市场化改革方向上的一个大突破。现在的问题是实施起来很有难度

  时隔七年之后,铁道部再次向民间资本伸出“橄榄枝”,以“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的态度全面放开铁路投资领域。

  5月18日,该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称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依法合规进入铁路领域”。

  长期关注市场化改革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朱海就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一共14条内容的《意见》包括两方面:明确向民间资本开放投资的具体领域;明确铁道部的职能转变,包括投融资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后者可视为前者的保障”。

  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了解,由于有七年来在铁路投资中屡战屡败的前车之鉴,民间资本对这场“盛宴”并未表现出跃跃欲试之态,相反,甚至怀疑这次放开是否一场新的鸿门宴。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自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案发后一年半来,该部身处内忧外患之中:“7.23”动车事故引发了各界对于中国铁路管理机制的诟病;近来年大干快上不计成本的基建投资更让其背负高达2.4万亿的巨额债务。

  “穷则思变”是此次放开铁路投资的最佳注解,随着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融资的空间逐渐缩小,铁道部不得不启动铁路的投融资改革。然而,这场改革能否赢得民间资本青睐,还要看铁道部接下来所表现出的诚意。

  铁路市场化改革突破口

  《意见》提出,将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并强调,“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

  今年2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将拓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列为今年改革重点工作的首项。会议强调,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金融、电信等领域。

  除国务院“高压”外,铁道部此次勇拔头筹的根本原因还是“钱紧”。第一季度数据显示,铁道部总负债为24298亿元,负债率高达60.62%。一季度铁道部经营亏损69.79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85.6%,去年以来铁路停工项目曾一度达到了25条,占到在建项目累计投资额的一半。

  据《中国新闻周刊》整理数据,自刘志军案发后,铁路系统的建设资金预算出现大幅下滑,从2010年的7000亿元到去年的4690亿,再到今年的4060亿元。据铁道部发布的前4个月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今年前4个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分别为896亿元和71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8%和54%。

  长期以来铁道部投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及发行债券。在中国经济呈下滑态势背景下,再出台大规模政府投资计划已不太可能。政府虽多次强调要保在建项目,但与以往相比,铁道部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的空间已是有限,而且随着亏损加重,银行考虑到资金安全问题,对铁道部放贷的积极性也在下降。

  铁道部遂转向民间资本,提出向民资全面放开铁路投资。包括铁路干线、地方铁路、铁路支线等项目。在铁路工程建设领域,凡符合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民营企业,允许参与铁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以及建设物资设备采购投标。对民营企业和其他各类所有制企业采用统一的招标条件,确保公平竞争。

  《意见》称,要深入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铁路企业股改上市,创新铁路债券发行方式,探索利用项目融资、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为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提供投融资平台,拓宽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渠道。

  朱海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铁道部此番表态是近年来第一次“有垄断行业公开宣称要开放市场”,实为该部解决自身债务问题的无奈之举,但实际意义远大于此。若铁道部能够通过这一改革真正将增长方式从依赖政府投资转为依赖民间投资和企业家的精神,将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示范效应。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陈元龙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不管是债务倒逼还是国务院高压,《意见》确实在铁路市场化改革方向上做出了一个大的突破,“可以说向前迈了一大步”。现在的问题是由于铁路行业的复杂性,意见实施起来还很有难度,铁道部应该继续出台实施细则,在更大程度上保障投资者利益。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