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昆明农博会首日签约项目46项 金额106.7亿元

2012年09月20日 11:04 来源:昆明日报 参与互动(0)

  昨天,2012第八届昆明国际泛亚农业博览会签约仪式举行,共签订国内外农业合作项目46项,其中:内资项目44项,金额106.7亿元人民币;外资项目2项,金额1940万美元。项目涉及都市农庄暨生态农业开发和休闲旅游基地、农产品物流中心、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现代蔬菜花卉产业园、中药材交易市场、水产品国际贸易转关转口中心以及中药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气调冷库建设等多个领域。

  与往届农博会相比,本届农博会签约项目呈现出都市化、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等新特点,都市农庄、农产品物流、农业产业园区等项目类别占比高,大项目、重点项目、优势特色项目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引资建设集现代农业生产、绿色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科技示范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农庄项目,既发展了绿色经济,优化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农业的社会文化功能,成为本届农博会的亮点之一。

  这批项目的签约,将有利于推动云南和昆明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与各地农业特色资源的结合,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重点产业、特色产业的培育,进一步促进本地优势特色产业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国际化合作,提升我市农业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打造重点产业的国际知名度,拓展农业泛亚合作新领域,推动农业都市化、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会后,昆明市将切实采取措施,无条件、无障碍、无阻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产。首席记者傅碧东报道

  上海农特产品采购商看好昆明

  在昨天的农博会上,一场“上海云南农特产品采购对接会”拉开了上海与昆明乃至云南农业深度合作的序幕,上海农特产品采购商纷纷看好昆明市场。

  在对接会上,昆明晨农企业集团、昆明超利经贸有限公司等逐一登台展示、推介自己的农产品。本次对接会邀请的企业和单位主要分为大型超市卖场、专业批发市场、相关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包括了上海农工商超市集团、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海江桥批发市场、上海光明集团、上海闽龙实业公司等在上海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同时,本次对接会还邀请了上海农科院、上海农展馆和上海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相关专家参与,成为今后加强两地农特产品科技合作、促进农特产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上海采购企业采购商们表示,昆明的土壤、环境气候特别适合发展生态蔬菜,大量的好品质蔬菜一定能够在上海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记者杨雪煌报道

  斗南花卉产业园首签22家企业

  在昨日召开的2012昆明泛亚国际农博会上,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首批成功签约22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省、市农业龙头企业或重点企业,他们的进驻有望进一步带动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的发展。据了解,已全面启动建设的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工程进展顺利,项目一期将在2013年正式运营。

  中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斗南花卉市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和集散地。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斗南建成集花卉交易、物流、研发、培训、旅游等为一体的“花卉产业总部园区”,2010年昆明斗南花卉公司引进港资组建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公司,投资38.87亿元,建设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

  园区占地1020亩,总建设面积86万平方米,是集花卉交易、科技研发、文化旅游、信息发布、物流配送、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种植示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卉产业总部园区”,包括花卉交易会展及花卉文化旅游区、国际花卉企业展示区、采后处理及信息服务区、配套商务区、综合服务及配送区、国际花卉研发展销区6大功能区,实现年交易额100亿元,远期达到300亿元。首席记者吴劲松 实习记者杨阳 安福燕 记者刘晓报道

  22企业牵手市农科院

  在昨日的高原特色农业科企对接及成果转化推介会上,共有22家企业与云南省和昆明市农业科学院签订了科企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共建研发中心、科研示范基地、知识产权转让、产品开发和科技服务等,签约金额达2亿多元。

  在推介会上,33家云南独立农业科研机构共提供推荐了116项可直接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涉及作物品种89个、新技术27项,新品种涉及水稻、甘蔗、咖啡等,新技术包括干热河谷生态恢复技术、保护性农业技术、柠檬标准化生产技术等。

  通过专家推介、实物展示和现场品鉴的推介方式,增加了现代农业的时代感与时尚气息,让农业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记者刘晓报道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