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用什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013年04月02日 08:1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3月中旬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随即引起强烈反响,而刚刚举行的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再次着墨阐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称其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该如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工业的升级和精细化;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科学的有产业支持的城镇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给出了“方子”。他认为,这三点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而最大的增长动力则是科学的认识和科学的改革。

  李义平说,目前中国工业产业的现状还只能用“做大”来形容,离“做强”还有不短的距离。然而,不管是国际国内的形势,还是资源的逼迫等等,都要求中国企业强大起来。

  “历史已经将中国推到了不创新就难以发展的地步。”李义平说,工业的精细化是工业文明的核心,而任何过度商业化都会延误产业的精细化,用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必走之路。

  为什么创新在中国仍然很弱?李义平分析,市场经济的创新必须接受市场的挑战,必须遵循投入和产出的规律,因此政府一定不是创新的主体,要靠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企业。政府只需要允许一视同仁的进入、营造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好搭建平台的工作,竞争必然会带来经济的繁荣,优秀的企业自然会脱颖而出。

  李义平认为,目前一些社会现象值得警惕,比如政府的一些部门热衷于审批,在产业选择上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国外毕业生20%选择创业,中国大学毕业生首选公务员就业;政府本来应当是人民群众美好环境的受托者,但GDP的标准使政府要直接参与经济,这就很难保证环境不污染。“这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农村没有农民,是不可能解决农业问题的。”李义平认为一方面农业的问题必须由农民自己解决,另一方面他也非常看好农业,认为农业完全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而一旦农业被忽视,整个经济结构就要失衡。

  他不赞成把经济增长完全与工业化等同起来的做法。一些致力于提高经济增长率的经济政策,将所有的投资都向城市倾斜,发展被理解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认为农业不仅可以提供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而且可以提供工业发展的劳动力。这样的政策,在遏制农业发展的同时,也遏制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在李义平看来,把农村建成小城镇,既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还能减轻由于超越了城市的承受能力、把农民转移到城市而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可能是中国农业问题和城市化的真正必由之路。但政府的角色是顺其自然地引导推动,绝非从头到尾干预。

  另外,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应该纳入考核标准。李义平表示,世界上有一种倾向,用幸福指数标注人们生活的质量,包括人们享受产品的质量,享受环境的质量,用于休闲的比例,工作环境好坏的程度,健康的水平,住宅质量,家庭以及社区的联系等等,这其中很少与GDP相关,更多的是生态文明。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