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光伏企业夹缝求生 期待政策加力

2013年07月05日 16:14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为应对欧盟“双反”,不少中国光伏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或转战国内市场来寻求出路,不过在这条道路上,仍荆棘丛生。光伏企业正在夹缝中求生存。

  7月3日~5日,2013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光伏展览会如期举行。不过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展会略显萧条。

  展会承办单位之一的科隆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冯向军向国际商报记者证实:“今年参展商近300家,数量确实比去年略减。有的展商本来已经交了订金,但为节省经费又退掉了。”究其原因,冯向军认为,欧盟对华光伏“双反”对企业影响很大。

  其实,不仅是此次展会,在今年5月上海举办的光伏展上,参展商数量也锐减。

  记者了解到,为应对欧盟“双反”,不少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或转战国内市场来寻求出路,不过在这条道路上,仍荆棘丛生。光伏企业正在夹缝中求生存。

  创新技术另辟蹊径

  “我们在夹缝中寻找果子,为的是填饱肚子。我们在沙漠上寻找绿洲,为的是挖一点点水。”国电光伏有限公司旗下薄膜厂厂长宗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这样描述光伏企业的求生现状。

  宗华所指的“果子”和“绿洲”是指在屋顶、墙面、农业大棚、养殖棚、鱼塘等场所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

  传统的发电场所为陆地,这就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西部地区地广,但发的电送不出去;东部地区虽地少,用电量却高。上述方式可以“将便宜的场所充分利用起来,实现有限空间的最大利用”。宗华表示。

  与此同时,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成为一些企业研发的重点。

  汉能控股集团就在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发电量高、生产链短、柔韧性强等优点。更重要的是,薄膜太阳能电池不受欧盟“双反”的限制,这使得企业免遭此次行业灾难。

  不过,上述负责人也表示,薄膜太阳能技术将成为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来看,其技术、设备、资金门槛还比较高。

  期待政策加力

  尽管分布式发电让不少企业看到了光伏产业的希望,但是国内政策的不到位也让企业感到失望。

  宗华表示,长期以来,由于电价补贴力度不够,企业在国内市场进行分布式发电很难挣到钱,通常是亏钱运营,只有光伏产品出口欧洲市场才能赚到钱。两者相抵,还是赚的。现在,欧盟“双反”,让企业失去了国外市场,国内市场也没有跟上来。

  宗华进一步指出,企业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需要10年才能收回成本。政府需要对产业进行引导。但是,目前的政策过于笼统。他认为,在不同地方,光照程度、建筑安装成本不同,补贴政策也应有所差别,不能搞“一刀切”。

  宗华表示,民营企业不容易,缺少资金、技术和市场,政府应该多加引导。冯向军也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应处于主导地位,给予政策支持。在这方面,外国政府做得很好,中国应加以借鉴。

  光伏产业仍有前景

  “欧盟对我国光伏企业进行‘双反’不是好事,这造成了市场在一个阶段的低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王志轩仍然看好光伏产业。他表示:“光伏产业仍有前景,这一点毫无疑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向没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仍有需求。我很乐观。”

  谈及光伏企业的出路,王志轩表示,首先,企业要加强沟通协调,了解国外法律环境。其次,国内市场仍有很大潜力,尽管光伏产业过剩,但随着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仍然可以消化部分产能。最后,企业要自我反思,提升技术,提高效率,加强服务。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