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欧洲央行或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

2013年09月25日 08:5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23日表示,为压低货币市场利率和促进经济复苏,欧洲央行准备在必要时采取一切可能的政策工具,包括启动新一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 R O )。

    维持低利率水平

    德拉吉23日出席欧洲议会季度听证会发表证词时表示:“我们已准备好动用任何工具,包括必要时再次启用长期再融资操作,来保证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处于符合我们中期通胀目标的水平。”

    他还表示,目前的信贷规模尚未显示出银行业融资环境改善的效果。尽管7月工业产出疲软,但预计本季度经济仍将持续复苏,不过复苏还需更加稳固;目前失业率仍然过高;潜在物价压力预计仍将受抑制,通胀率料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2%下方。

    德拉吉重申了有关利率水平的前瞻指引。他说,必要时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一直保持宽松;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欧洲央行利率将维持在当前或更低水平。

    德拉吉并未透露,如果向银行提供更多长期贷款,欧洲央行将采取何种措施保证银行大量接受这些贷款。

    有分析认为,保证这类贷款利率在操作期内不会上升将是可能的选项,还可以更优惠的条件提供特定目的的贷款。

    据路透社报道,欧洲央行债券市场联络小组(B ond M arketC ontactG roup)7月会议纪要显示 , 小 组 成 员 讨 论 了 制 定 一 项 特 殊 的 三 年 期LT R O,类似英国央行的融资换贷款计划(Fundingfor LendingSchem e),向银行提供廉价资金。该联络小组由欧洲央行成员和金融专家组成。

    同时,德拉吉还指出,欧洲央行关注利率长期维持在极低水平的影响,对低利率给金融稳定性带来的风险将非常敏感,必要时将针对这些风险采取行动。

    过剩流动性下降

    2011年底和2012年初,德拉吉在担任欧洲央行行长后不久,就推出了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为银行业提供了约1万亿欧元廉价三年期贷款,以缓解由于市场信心丧失导致的银行间市场融资问题。这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降低了欧洲银行业面临的崩溃风险,也使西班牙和意大利等重债国的融资成本降低,从而缓解了欧洲债务危机。

    据路透社报道,这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使去年年初的过剩流动性达到8000亿欧元。由于银行提前归还从欧洲央行处获得的贷款,过剩流动性规模已经降至约2250亿欧元。而欧洲央行认为,如果过剩流动性降至2000亿欧元,货币市场利率将开始上升。

    欧洲央行9月20日的数据显示,欧洲银行业本周将偿还79.1亿欧元三年期LT R O贷款,为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德拉吉23日在欧洲议会表示,银行偿还从欧洲央行获得的贷款,可能导致市场利率上升。欧洲央行将密切关注银行业偿还紧急资金而导致的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下降的问题。

    德拉吉说:“尽管偿还欧洲央行贷款是银行业恢复正常化的信号,但因此带来的流动性减少问题可能增加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压力。我们将特别注意这些动向可能对货币政策立场产生的影响。”

    加速建立银行业联盟

    对于希腊等重债国的问题,德拉吉23日也作出了表态。他表示,目前希腊债务负担仍可持续,现在判断其是否需要更多援助还为时尚早,还需要观察希腊能否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等情况。葡萄牙出现了复苏的初步迹象,但在私有化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德拉吉还表示,长期来看,不应把欧洲央行视为“三驾马车”的一部分。他认为,各国不应放松在财政整固上的进展,财政整固应该是经济增长友好型的。

    德拉吉指出,欧洲央行对促进经济复苏所采取的措施有限。他催促欧元区各国政府继续推进欧洲银行业联盟建设。银行业联盟被认为是欧元区重建金融秩序和恢复经济稳定的关键。目前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建立已经迈出第一步,欧洲央行明年将开始履行监管欧元区大型银行的职责。之前欧洲央行将完成对大型银行资产状况的压力测试,以确定潜在的资本缺口规模。

    外界认为此举将增强投资者对欧洲银行业的信心,从而帮助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并帮助企业和家庭减少借贷成本。

    目前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的一个巨大难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联合机构对银行业进行重组并实施救助,在此过程中可能面临众多法律和政治障碍。欧盟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达成一项相关协议。德拉吉将这称为急需处理的关键事件,并希望相关机构能于2015年1月之前开始正式运转。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