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卜蜂莲花在京8家门店一度停业 员工担忧裁员

2013年10月21日 13:4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10月15日,北京最大的零售商物美商业和泰国巨头正大集团旗下的卜蜂莲花迎来了一次整合:物美商业将收购卜蜂莲花在北京、上海及中国其他省份(广东省和湖南省除外)的业务,包括36家门店,经营面积达到31万平方米。

  这笔生意被外界视为一桩好买卖。一方面,物美有继续扩大商业版图的意图;另一方面,卜蜂莲花在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两者合并,是一个1+1大于2的结果。

  可没想到,并购消息不到三天,卜蜂莲花就出现了动荡。昨天,卜蜂莲花在北京的8家门店被曝突然停业。据知情人士称,停业原因是因为与物美合并后,存在员工安置问题所导致的,不少员工面临裁员、降薪的风险。经济之声记者今天电话采访了卜蜂莲花朝阳店和成府路店。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卜蜂莲花并没有关店,另外,对于裁员、降薪的传闻,也并不知情。曾有传言,卜蜂莲花高管工资过高。

  记者:我听说最近物美收购了卜蜂莲花,我想问店还开着么?

  工作人员:开着呢。

  记者:我还有会员卡什么的,还能使吗?

  工作人员:能。

  记者:我听新闻说大家都特别担心会有降薪裁员的事,是真的假的啊?

  工作人员:这个还不知道,还没听说呢。

  “裁员传闻”并非卜蜂莲花第一次面临裁员

  2013年年初,卜蜂莲花裁员30%,大约涉及员工600人左右,并关闭8家亏损严重的门店。

  [page title= subtitle=]

卜蜂莲花:流年不利

  卜蜂莲花是由泰国零售巨头正大集团创立。1997年,卜蜂莲花进驻上海浦东,那会儿还不叫“卜蜂莲花”,而叫“易初莲花”,据说“易初”俩字也是根据正大集团老板泰国华侨谢易初名字而来。

  此后,卜蜂莲花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这家着眼全国的超市,十年仅开店70多家,而同期入华的沃尔玛、家乐福等门店数量已达200至300多家。卜蜂莲花近年来还多次传出裁员、关店、退出等负面消息,同时经营业绩也是持续亏损。

  早在2006年,卜蜂莲花就因门店扩张出现亏损,2009年其亏损达2.36亿元,2012年甚至巨亏3.92亿元,今年上半年也是亏损4674万元。公司发展明显出现问题。

  此情此景,让正大集团也非常着急。目前正大集团旗下的农牧、商业地产板块都赚钱,就超市业务不赚钱。

  物美的扩张史

  物美创立于1994年。是由旅美IT博士吴志坚归国后,创办的一家本土零售商。第一家店开在北京。此后,物美发展较为顺利,它以国有企业身份和内贸部背景,通过与一些国有商业企业签订托管、合作协议等方式,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物美通过托管、收购、重组等方式,控制或拥有了北京超市发、京北大世界、天津大荣等全国20多家商业企业的400多个网点,这些企业往往拥有北京地区黄金地段,物美以极低廉的代价获得诸多资源,这是沃尔玛们没有的。

  2003年11月,物美商业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物美总裁吴坚忠指出,物美能够成功,关键在于自己的区域优势。所谓的区域优势是指:如果是在北京、杭州、天津这三个地区的企业,只要有利于物美发展,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可能会收购。这三个地区之外的区域,若要实行收购,一定是收购当地零售业的龙头企业,至少要在当地处于前三名。物美与美廉美在北京市场曾分别位列第一名、第四名,二者的合并让物美瞬间占据北京市场的三分一。

  吴坚忠说:“物美集团如果分布到全国各地,就是没有竞争力的,都集中北京,这是中国流通业的创新。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外资企业在全国加起来比我们多,我们在北京比他们多,我们是区域优先”

  区域优势,让物美的毛利率不断提高。2006年综合毛利率是15.5%,2007年16%,2009年时超过19%。2009年,私募人士赵丹阳在和巴菲特共进午餐时推荐了物美的股票,称非常看好物美的商业模式。之后物美股价连续四日大涨,超过25%。

  但是从现在物美收购卜蜂的状态来看,一向固守“区域优势”的物美,是否会就此拉开全国扩张的路?

  [page title= subtitle=]

物美的软肋:高负债

  物美的负债问题也是制约其进一步扩张的因素。截至2013年6月底,其总资产约103.7亿元,总负债约65.08亿元,银行结存及现金仅8.1亿元,而63%的负债率在零售行业已数高位。

  相关业内人士就指出,或许正是较高的负债率以及现金压力,才使得物美选择和卜蜂莲花采取股权交易,而不是用现金直接购买。

  零售业生死劫:一味的收购并不能买来安全

  事实上,今年以来零售业态领域内的并购合作频繁。

  8月份,先是李嘉诚旗下的百佳超市打算出售,先后传出近10家企业和机构将参与竞购,而传言称卜蜂莲花当时也将参与,但公司很多发布公告否认。

  进入10月,华润创业和英国最大零售商乐购正式确定建立合资公司,股权占比分别为80%和20%,双方欲将在华零售等业务所涉及超过3000家门店并入新组建的合资公司。

  面对行业的深度整合,零售巨头沃尔玛也开始坐卧不安,其也随即表示,正考虑在中国市场进行收购,以应对本地竞争对手实力日益壮大的现实。

  如今看来,强者越强,大鱼吃小鱼似乎正成为零售行业的整体趋势,但一味的追求规模扩张是否就为王道,其实也不然。

  市场分析就指出,零售低迷的大环境下,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迅速的扩张无可厚非。但并购不该仅仅只为扩张,也不单是资本运作,因为规模不能当饭吃,如果对业绩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对资产的提升没有明显效果也是没有意义的。

  而值得指出的是,不断上涨的人工、租金成本也正不断挤压本就利润微薄的超市利润水平。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渠道溢价的下滑,超市必须要转变其盈利模式,从传统的依赖后台通道费用的盈利模式向整合供应链,提升买卖差价的盈利模式转变。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