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葛兰素史克涉贿案件审查起诉 三成药费为行贿

2014年05月15日 14:4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陆志霖报道:从去年7月,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SK(中国)因涉嫌商业贿赂被调查。14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GSK(中国)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等案已侦查终结,日前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警方调查显示,2009年到2012年,GSK(中国)的销售收入从39亿元猛增至近70亿元,背后是该公司“销售为王”的策略。GSK(中国)2008年销售队伍不到千人,2009年原GSK(中国)公司总经理马克锐上任后,每年扩招数百到上千人,目前销售人员已达5500人。这些医药代表每月有3000至5000元甚至更高的费用以影响医生处方。

    2008年至2010年,该公司策划一个“冷链”项目,与国内某医学会合作,向全国客户“捐赠”冰箱、电视及小轿车等非医疗设备,谁销量高就给谁。该项目帮助GSK在中国的疫苗销售额从2007年的3.8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12.6亿元,市场占有率高居第一。GSK(中国)为打开销路投入的行贿费用占药价的30%,每年总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警方还发现,GSK(中国)利润竟显示微利甚至“亏本”。2009年到2013年销售共213亿元,但在财务报表里形成的利润只有一亿元。原因是GSK早已在海外市场实行了一次转移定价,将高额利润预留在境外。如治疗肝炎药物贺普丁,进入中国的口岸价是在产地英国成本的4倍。

    具体做法是,在原产国公司将要预留的利润确定好,然后将原产国零售价作为销往另一个国家的成本价,报关进口虚高价格的药品后,其在中国的工厂加工包装再出售给GSK(中国),这个链条中GSK在每个环节都能确保赚钱,同时还预结了在中国的贿赂销售费用和目标利润。在这个基础上,GSK(中国)就可以让出在中国销售的几乎所有利润用于拓展销售团队和贿赂通关。

    最终为高额药价“埋单”的,是患者和中国政府。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