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治理欠薪重在前置监管 畅通维权渠道

2014年07月07日 09:0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企业拖欠工资、工地老板欠薪跑路,这些令各方头疼的事数见不鲜。据《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报道,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日前开始在部分中小微企业、建设单位和建筑单位中,试点通过银行账户按月及时向工人发放工资。试点的中小微企业如出现拖欠工资,造成不良影响,将被记入企业不良信用档案。此次试行时间为7月至9月,如果效果良好,将进一步推广。

  李阳景(惠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工人的工资如果做到每月结清,就算企业生意不好甚至最后倒闭,应发给工人的工资也不会累积太多。政府相关部门要畅通工人工资月结的维权渠道,一旦接到拖欠工资的消息就应主动介入协调,让员工及早领到工资。同时要加大对欠薪老板惩罚,双管齐下才就能最大限度避免老板欠薪跑路的事情发生。2012年惠州检察机关批捕恶意欠薪案6件6人,提起公诉5件5人,4件4人获有罪判决。这种监管和惩处举措应当常态化。

  严禁“工资年底结清”潜规则

  张翼(陕西西安读者):行政权力不能把臂展延长到企业自主的工资发放方式上,政府要监管的是按劳取酬、按月发放、拖欠有错、恶意欠薪有罪的基本秩序,至于以什么方式发放,不用管。现实中,劳动者被欠薪后往往找不到如意的诉求表达方式,走一遍仲裁、调解、起诉、执行程序,过程成本几乎抵消了“胜利果实”。因此,政府要自身先把程序前置,第一时间主动现身纠正拖欠行为,严格限制所谓“工资年底结清”的潜规则,别拖到年底集中再整治。另外,则要广开信息反馈渠道、缩短办事流程,不要让劳动者来回折腾,并产生哀告无门、极端表达的无奈。

  应建立企业信用“红黑榜”

  曾金(暨南大学研究生):“讨薪难”在近年来可谓成为了一颗毒瘤。惠州市为了打击拖欠工资的行为,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惠州市开展拖欠工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要求欠薪与市场准入信用评估挂钩,3

  从源头上根治欠薪问题。对企业试点按月通过银行付薪,可从多方面进行落实。首先,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管,尤其是对一些“老赖”。其次,加强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理性维权思维。此外,还要建立企业信用“红黑榜”,纳入惠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对每月及时向工人发放工资的榜样企业进行嘉许,或者在扶持政策方面给予更多倾斜。相反,对故意拖欠工人薪资的企业进行公开通报批评,在调查原因之后要求进行有效的整改。

  治理欠薪不要总等到事后处理

  赵清泉(惠东县白盆珠镇政府公务员):每年都看到人社局网络问政平台中有不少农民工反映讨薪难,可见惠州欠薪现象不少,特别是一些建筑工地、小微企业问题较突出。要根本上解决欠薪问题,需要加强劳动执法力度,把监管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目前政府在面对欠薪问题时,做得比较多的是工人讨薪的事后处理,事前、事中执法监管工作做得少,或者有些很好的制度没有执行到位,导致欠薪问题不能得到根治。仲恺加强发放工资的事中控制,有积极意义。但劳动部门更要在及时掌握企业拖欠工资的信息、依法依规去处理、让惩罚机制真正产生威慑作用等方面多下功夫。

  欠薪防治应当与政绩考核结合

  王锦南(深圳市民):欠薪之所以发生,一定程度上与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不到位有关。要想治理欠薪,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不断地开发出新招,而是现有规章制度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如果现有的劳动法规、规章制度都能刚性执行起来,谁还敢去恶意欠薪、往枪口上撞呢?治理欠薪,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建立欠薪快速反应机制,使企业都不敢欠薪。当然,为了提高政府官员的执行力,不妨把欠薪问题纳入相关责任人的绩效考核中去,并完善严格问责制度,通过责任捆绑,使相关工作人员不敢懈怠。

  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是关键

  邱镇尧(江门开平市纪委效能监察室主任):一些企业之所以欠薪,排除极个别企图“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经营”的老板外,一般都是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无能力再支付工资。对于一些小微企业,就是把企业卖了,也不一定能筹够钱支付欠薪。因此,要引导企业稳定生产经营。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在政策上、融资上和税费上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使之摆脱消耗高、成本大、利润低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要通过行业协会关注市场信息,监测原材料价格变动、产品消费走向等,出现不良苗头时,及时发出预警,引导企业规避生产经营风险。

  (另感谢纪鹏、王学明、朱慧松、练伟雄、赵志轩等作者来稿支持!)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