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98年房改方案执笔人:"住宅是商品"曾被视为异端

2014年07月18日 08:54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0)

  (记者庄胜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福利分房到掏钱买房,百姓们有酸甜苦辣,政策制定者们也有博弈纠结。包括20年前的今天出台的改革方案在内,房改从设想到实行,可以梳理出以下三个时间节点。

  第一个节点,被看做中国房改真正的源头,是1978年邓小平在视察大庆油田和北京前三门新建公寓住宅楼时提出的“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和1980年,他有关“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的谈话。

  第二个节点,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这份整整二十年出台的方案,形成了房改的基本内容:“三改四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为以按劳分配的货币工资分配为主。

  第三个节点,是1998年,同样在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将94版方案进一步细化,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使得在新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市场化”成为了住房建设的主题词。

  但改革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房改中经过了怎样的纠结和反复?20年过去,房改取得的成就和遗憾又该如何评估?中央台记者庄胜春日前专访了现任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执行主席、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他是98年房改方案的具体执笔人;在此之前,他作为时任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也见证了94年房改方案出台的整个过程。

  上世纪70年代末,顾云昌进入当时的建设部工作,迎来了“住宅到底是商品还是福利品”的社会大讨论。他至今清楚的记得,即便在邓小平的1980年谈话之后,“住宅是商品”的观点,还是被很多人视为异端。

  顾云昌:84年代末我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对住房私有化的问题。结果遭到了一些人的攻击,说我是提倡资产阶级自由化。好像这个私字不能出现,一出现就不对了,就资本主义的东西了。这些理论上的问题我们因为习惯的传统的想法,有个过程。

  这样激烈的讨论,一直伴随着各地的试点和改革方案的酝酿、制定过程。

  

  1982年开始,各地陆续推出出售公房、鼓励购买的政策,但因缺乏购买力和社会心理基础,收效甚微;此后,烟台、蚌埠等地先后启动“提租补贴”试点,希望实现以租养房,但存量改革显然无法治本。直到1986年,住房制度改革小组成立,并以此后上海率先建立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为突破口,推动房改慢慢走上正轨。

  顾云昌:89年以后,住房制度改革停止下来了。积淀了几年,94年大家从头来看,发现既要吸收烟台方案的经验,又要吸收小城镇改革的产权出售经验,再加上上海一些房改的做法,公积金的问题、卖方的问题、租金改革的问题等等。各方面考虑的比较成熟了,所以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到了1994年,总结了前一个阶段的工作经验,出台了一个综合性的文件。

  遗憾的是,1994年的这一方案没能“立竿见影”的带来房改的成功。特别是在方案出台前,就出现了贱卖旧公房的现象;“变卖国有资产”的帽子扣上来,使得改革的合理性遭到了质疑。

  顾云昌:当时也提出来旧公房可以出售,但是由于对房改的具体操作上没有很好的设计好,全国的房改工作会议上,把风声也透露出去了,全国各地就开始动起来了,甚至把新公房都变成旧公房来卖。后来就及时采取措施,卖旧公房的问题暂时不推进。

  也正因于此,曾在94年方案出台时欢欣鼓舞的顾云昌,再一次遭受非议。

  顾云昌:有的朋友就议论了,老顾你看你提倡的东西现在又没有执行了,思路有问题。我说改革真不容易,刚刚一种新的方案出来以后不久就没有很好的推下去。

  [page title= subtitle=]

  然而,到了1996、1997年,伴随着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低迷,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加快住宅建设,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改革共识逐渐达成。天时地利人和之下,98年方案终于一锤定音。顾云昌回应那时的感受时,用了四个字:拭目以待。

  接下来,他看到的,就是过去将近二十年中国楼市的腾飞和随之相伴的中国经济腾飞。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也从98年的18平米,上升到了今天的33平米。但与此同时,房价飙升的潘多拉魔盒也被打开。谈及于此,顾云昌提到了货币增发、土地财政,但要说因为房改方案留下的最大遗憾,他给出的答案是:保障房。

  顾云昌:1998年的时候明确提出要发展经济适用住房,但是注意力没有很好的放在如何把保障房建设好分配好,有些保障房被有钱人开着宝马、奔驰去买了,造成社会影响很大,导致对保障房有意见,特别是从2005年到2009年这几年当中,我们的保障房盖的少了。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