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微软公布针对诺基亚大裁员计划

2014年07月19日 14:17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京华时报制图覃超

    美国时间7月17日,全球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宣布,受精简机构与整合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的影响,公司将在今后一年削减1.8万个工作岗位。其中,约1.25万被裁员工将来自刚刚并购过来的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主要为手机业务)。这将是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

    京华时报记者 顾梦琳 古晓宇

    □宣布

    裁员集中在诺基亚部门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指出,导致裁员有两方面主要因素。其一是公司将简化工作程序和管理结构,加快信息流动和决策进程,使公司运营更为敏捷迅速;其二是公司将重点致力于Window Phone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据悉,今年4月份完成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交易以后,诺基亚手机业务约有3.2万员工转入微软公司。此次裁减的员工约占微软全球员工总数的14%,是公司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微软上一轮大规模裁员是在2009年,由于当时PC市场下滑,裁减5800人。

    对此,芬兰联合政府财政部长、社会民主党领袖安蒂林内非常不满:“可以说我们遭遇了背叛。当微软达成收购协议时,它留下了会致力于芬兰及芬兰专业技术的印象。如今,它看起来似乎不会这么做。”

    □原因

    微软意在甩包袱

    自上周裁员传闻传出后,微软股价一直处于上涨态势。微软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公布后,其股价应声上涨,最高达到45.7美元,创下52周最高。

    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由于大规模裁员会面临人心不稳等问题,不到万不得已公司一般不会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裁员。微软此次裁员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是为了甩包袱。此举也说明诺基亚手机部门的艰难处境无法改善,在纳德拉主导下微软未来会更加审慎地评估硬件产品在微软中的地位和未来。

    在张毅看来,由纳德拉主导的“瘦身计划”到底能有多大成效目前不好判断,虽然纳德拉在积极求变,但在移动端市场,在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确立的新的游戏规则下,微软的追赶将非常艰难。

    □影响

    中国区裁员不可避免

    面对此次裁员大潮,有多少原诺基亚在中国的员工不得不离开?被微软收购的诺基亚团队相关人士称,以微软方面公开的信息为主。而从微软方面的裁员安排和内部备忘录的内容看,中国区的裁员将无法避免。

    目前诺基亚手机中低端产品的研发、制造工作大部分都在中国进行,而这部分业务恰恰是此次微软裁员计划的重点。前诺基亚CEO、现任微软执行副总裁史蒂芬·埃洛普在向员工发出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的手机工程部门的主要精力未来预计将聚集在芬兰的萨洛(主要针对未来高端Lumia产品)和坦佩雷(主要针对更加廉价的产品)等地。与此同时,我们还计划减少位于北京和圣迭哥等地的工程量。”

    微软的一份内部备忘录还表示,将在接下来的18个月内完全终止诺基亚的功能机业务。而作为诺基亚功能机主要生产和研发中心的中国来说,这一决定显然也意味着相关部门的员工不得不选择离开。

    诺基亚手机或退出舞台

    在微软对诺基亚收购之初,原诺基亚内部人士曾乐观地认为,诺基亚作为一个手机品牌并不会消失,还会在一些低端产品包括Android平台产品NokiaX系列存在。不过现在来看,诺基亚手机真的要告别市场了。

    纳德拉此次宣布,计划把特定的诺基亚X系列产品设计转为基于Windows系统运行的Lumia产品。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诺基亚手机在Android系统上的尝试宣告终结,同时也代表了还能以诺基亚名称出现的产品也将被Lumia这个品牌所代替。另外,诺基亚品牌之前还存在的Asha系列、功能机产品,也将面临停产,也就是说诺基亚这个品牌名将越来越少出现在手机产品上,直至完全消失。

    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认为,此次裁员未必是微软对诺基亚业务的一次清洗,也可能是收购之后内部调整、梳理的结果。微软在对待手机硬件业务上,究竟会继续坚持投入,还是会像谷歌对待摩托罗拉一样,还有待对其后续动作的观察。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