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公交地铁票价调整意见征集今结束 适时听证

2014年07月20日 13:45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今天意见征集结束在坚持公交优先前提下主管部门会统筹考虑各种因素提出改革方案 公交地铁票价适时听证

  本报讯 今天是市发改委推出“我为公共交通价格改革建言献策”的最后一天,从7月3日起参与意见征集的有数万名市民。

  主管部门将汇总整理、分析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在坚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各种因素提出北京公共交通票价改革方案,适时提交价格听证会讨论。

  多数市民支持涨价但不宜太高

  记者从市民的建议中了解到,大部分市民支持涨价,但表示不宜涨得太高,需在人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同时还提出了详细的调价方案。

  如市民许东琦认为,乘坐距离近,票价越高;距离越远,票价越低。

  目前潮汐式的交通人流,远距离不坐地铁只能是驾车或乘坐地面公交,路上时间长进而加剧拥堵的时间和范围。

  通过上述票价方式,将短途出行改为地面公交、步行或自行车等,有助于减少远距离驾车或地面公交压力。

  交研中心考虑现有价格不打折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表示,根据国际经验,公共交通支出占个人年可支配收入的合理范围一般在5%-10%。因此建议,应实行计程式票价,多乘坐多付费,票价遵循递远递减原则。

  “递远递减”就是指乘坐距离越长,乘客每公里的花费就少一些。以广州和深圳轨道票价为例,起步4公里内2元(每公里0.5元);4-12公里每递增4公里加1元(每公里0.25元);12-24公里每递增6公里加1元(每公里0.17元);24公里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每公里0.13元)。

  交研中心还建议,地面公交票制票价标准应统一,可考虑以现有价格不打折(为鼓励用卡,可打9.5折),或提高票价水平,依然实行较大折扣。

  人大代表对票价进行动态调整

  对地铁公交票价调整的意见征求,人大代表普遍赞成针对票价调整的依据、周期等问题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如市人大代表、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建岳提出,希望借调整票价契机,本市能够形成针对公共交通调价的良性机制。

  包括制定合理的调价周期,票价调整的依据是否与收入增长率、GDP、油价等因素相关,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依法依规启动票价调整。

  海淀区建筑业协会会长兼秘书长段淑珍代表建议,长期实行低票价不可持续,应建立票价动态调整机制,便于公共交通良性发展。

  政协委员设计不同档错峰票价

  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有:是否恢复月票、能否用价格杠杆引导错峰出行、票价调整幅度是否不宜过大等问题,提出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降低调价对通勤、通学等特定人群的出行影响,提高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

  “现在,早晚高峰把人都挤成相片了,好几趟车上不去,过了高峰期又人少车空。”北京华磊邦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石向阳表示,应采用国外模式,引导客流错峰出行。在价格适当提高后,采取不同档次的优惠价等措施把时段分开。

  在错峰票价设计方案方面,政协委员朱良为错峰票价设计了初步模型。他将一天分成早高峰前、早高峰、日常、晚高峰和晚高峰后五段,其中,早高峰前、晚高峰后两个时间段优惠折扣最大,日常小幅优惠,早晚高峰按基准价收费。刷卡依然有优惠,现金临时买票一律不打折。

  公交集团公交、地铁票价1:3

  北京公交集团提出同城同价、按乘坐里程付费、建立票制票价正常调整机制等原则。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应科学匹配、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客流分布,参考上海等城市的做法,建议地面与轨道票价比例设在1:3左右。

  目前,北京公共交通低票价制度造成票价地面和地铁的交通客流量分布不均,公交运行成本过大。公交集团认为,票制票价调整应遵循公交优先、同城同价、按里程付费、合理分担成本、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票制票价科学匹配、建立票制票价正常调整机制原则。

  在整个意见征集中,对公交地铁票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各方形成了部分共识,包括票价不宜涨得过高、对特殊人群实行票证改刷卡及暗补改明补、建立动态价格调整机制、按里程付费等。

  在公交地铁票价改革意见方面,市民们还希望在涨价的同时,公交地铁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比如增加更多的公交车专用道,1、2号线安装屏蔽门等。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