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杨秀萍: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优先方向

2014年07月23日 16: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杨秀萍: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优先方向
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接受采访。 刘可耕 摄
    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接受中国新闻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记者团采访。 刘可耕 摄

  中新网雅加达7月23日电 (记者 张茜翼 张素)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22日接受中国新闻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记者团采访时表示,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方向。未来,双方将围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全方位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发挥经贸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纽带作用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时,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目标是在区域合作新形势下,传承与弘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精神,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

  杨秀萍表示,中国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有共同开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基础,又有中国—东盟对话合作23年来,在机制、领域、成果方面积累的坚实基础,更有通过互利合作、实现更大发展的共同需求。

  “应充分发挥经贸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基础与纽带作用。”杨秀萍提出,一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二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抓好泛亚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双方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三是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提高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四是利用双边货币互换、清迈倡议多边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双、多边金融安排,扩大本币结算,开展相互融资,共同抵御金融风险。五是通过经贸合作,带动人员往来,促进人文交流与民间友好。

  杨秀萍说,东盟正在区域层面建设东盟经济共同体,在国别层面推进工业化与经济升级,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需要大量物资、资金和技术投入。我们将通过上述合作,力争到202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今后8年新增双向投资1500亿美元,为东盟发展提供助力。

  东盟各国愿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去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与东盟未来5至10年“2+7合作框架”。杨秀萍说,上述工作是“2+7合作框架”的重点内容。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一直就落实工作保持密切沟通,目前各项工作均已取得积极进展。

  她介绍道,关于商签中国与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双方已进行初步沟通,就如何推进达成诸多共识。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盟各国表示愿积极参与建设,同中方共同开展规划合作。关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举行几轮工作磋商,一些国家表示愿意作为创始成员国参与筹建,计划今年秋季签署筹建工作政府间框架备忘录。关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4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开幕系列活动,目前正在筹备8月在雅加达举行的“中国最佳表演艺术”演出和年底在缅甸举行的闭幕式等主要活动,相信活动将精彩纷呈。

  下一步,中国—东盟合作重点仍将围绕落实“2+7合作框架”,努力将相关倡议和规划落到实处,使双方真正感受到合作成果,切实从合作中受益,带动更多支持和投入,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民间交往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交往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基础,创造动力。”杨秀萍表示,中方始终重视中国—东盟民间往来。在机制上,建立了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民间友好组织大会、中国—东盟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平台。在领域上,开展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妇女、地方等全方位民间交流合作。在举措上,实施互派留学生“双十万计划”;为东盟各国提供政府奖学金;在东盟国家开展汉语教学;共同举行旅游促进活动等。不久前,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启动,将进一步凝聚双方民间智慧、为深化合作献计献策。

  她提出,中国与东盟民间交往基础深厚,近年来受经贸合作驱动,彼此了解与往来需求更加强烈,主体与动力来自民间。驻东盟使团作为官方驻外机构,要发挥好协调和推动作用。一是为中国与东盟民间机制与机构对接牵线搭桥,创造条件。二是做好内外协调,推动社会人文合作重大倡议落实。三是积极宣介中国—东盟民间友好,落实周边外交“亲、诚、惠、容”理念,为民间往来营造良好氛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