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北棚改啃“骨头” 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结合

2014年08月04日 13:5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上居住着这样一个群体:一家两代、三代甚至四代居住在低矮阴暗、危旧简陋的棚户区内。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在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之初,“先生产,后生活”,为支援全国做出了巨大牺牲。

  李克强总理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要求“集中力量抓好几件一举多得的大事”,棚户区改造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虽然国家从2005年开始在东北地区振兴战略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解决了上千万棚户区居民等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但目前依然有大量的家庭“蜗居”在棚户区。

  棚户区改造,一举多得啃“骨头”

  中央再次关注棚户区改造,其意义首先在于解决民生难题。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卢骅说,城市和工矿棚户区集中居住了许多为新中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老工人及其后代,他们世代买不起商品房,一些地段偏僻,开发商不愿投资,唯有政府主导推进棚改,才能切实解决棚户群体的住房困难。

  加快棚户区改造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卢骅说,棚改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不但能实现百姓改善生活的盼头,而且能接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棚改还有助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让更多困难群众住进新居,为企业发展提供机遇,为扩大就业增添岗位。

  棚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早已开始显现。以辽宁为例,近十年来,全省棚改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00多亿元,却带动相关投资超过2500亿元,创造就业和再就业达12万人次。

  在当前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棚改的经济拉动作用对东北地区尤为重要。2014年上半年,辽宁、吉林两省的经济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2%、6.8%,低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速0.2和0.6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尚未公布这一数据,但是从第一季度增速来看,其上半年经济增长亦不乐观。

  在这一背景之下,加快棚户区改造已经成为定向调控的一个重要方向。7月3日,李克强在长沙主持召开部分省份和企业座谈会时具体阐述了定向调控的三大方向,在提到“努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方向时,首先提到的就是棚户区改造。

  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加市场机制

  棚改作为一个重要的惠民生、稳增长利器必然会加快推进。然而,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背后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阶段棚户区改造面临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压力。

  国家已经注意到棚户区改造面临的资金压力。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支持作用。会议强调,今年要更大规模推进棚改,必须抓住资金保障这个“牛鼻子”,把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有效结合,尤其要发挥好依托国家信用、服务国家战略、资金运用保本微利的开发性金融的“供血”作用,为棚改提速提供依法合规、操作便捷、成本适当、来源稳定的融资渠道,保证棚改任务的资金需要,并努力降低资金成本。

  就在此次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召开两天前,银监会宣布,为加大对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批准国家开发银行住宅金融事业部开业,主要业务是办理纳入全国棚户区改造规划的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贷款业务等。

  国开行7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开行新增承诺棚改贷款676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8倍;发放2195亿元,惠及棚户区居民213万户。

  除了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之外,李克强还强调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专家指出,民间资本的加入将使棚改资金“活水不断,”极大丰富棚改的融资渠道。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