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曾经“阴霾”密布 兰州如何摘掉重度污染黑帽子?

2014年09月01日 11:2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红日挂在雁盐大桥交叉的钢索上,晨光洒向泛着金光的黄河;湛蓝的天空下,开阔的天际层叠着朵朵白云;微风摇动着河堤旁的柳树,不知名的野鸭在河滩上起落飞翔……马路上洒水车送来一阵阵悠扬轻快的晨曲;早起晨练的人们或跑或走在清新空气的早晨,开始了自己新的一天。
  谁能想到,这个如此美景的城市--兰州,曾经是一个重度污染城市。
  曾经“阴霾”密布的历史
  兰州,典型的带状河谷盆地,两山夹一河、冬季少风,再加上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城市环境,其“先天不足”被套上了“特殊地理环境”和“老工业基地”的双重枷锁,大气污染这一危害民生的“心肺之患”成为兰州久治不愈的顽疾。据1995年对全国47个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统计,兰州市高居第三位;即使到了2003年国家正式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以来,兰州市仍然徘徊在全国后10位。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大江南北、黄河两岸都在如火如荼地招商引资、发展建设,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但大气污染这个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兰州市的招商引资和新建项目的上马,使兰州的经济发展被沿海发达省份远远甩在后面,甚至被周围曾经不相上下的“邻居”所赶超。
  与全国大部分受“雾霾”困扰的城市相似,兰州大气污染呈工业、燃煤、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混合型特征,其中工业废气占到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近50%,扬尘约占20%,机动车尾气约占17%,低空生活污染约占13%。随着兰州市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地不断扩大,机动车数量地大幅增长,区域空气污染现象频发,让原本“难堪重负的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组合拳”打响治理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兰州环境治理不仅是历届市政府的必议议题,也成为省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重中之重”。2001年,甘肃省、兰州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首度联手,正式启动“兰州市大气污染及对策研究”项目。专家们利用数值模拟形式,从与兰州大气质量密切相关的治理汽车尾气、改变能源结构、南北两山绿化、沙尘暴、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源的影响6个方面,为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方案评估和对策建议。
  兰州市成立了防治大气污染领导小组,下设燃煤污染整治、餐饮煤油烟污染整治、二次扬尘污染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4个办公室,初步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的环保职责。各有关部门想尽一切办法,从重要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到建筑工地、清洁马路中二次扬尘的控制,从严禁含灰分、硫分高的煤炭上市到禁止冒黑烟汽车的上路,从污染严重而一时又没有更好改造措施的工厂(车间)限产、停产到大环境的绿化,实施了一系列“特殊”工程。
  为加快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兰州市政府与相关部门打出“组合拳”,陆续实施了“蓝天计划”、清洁能源改造“123”计划、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特殊工程、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专项治理行动计划,并逐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针对污染结构,兰州确定了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林业生态、清新空气和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等八大治污工程,凝练实施了916个项目。其中,工业污染治理方面重点实施“出城入园”、落后产能淘汰等444个项目。针对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兰州市提出以“关、停、搬、改”来减少工业污染,先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13家落后产能企业进行了关闭淘汰,采暖期间对城市周边200多家铸造、砖瓦等重度污染企业实行强制停产减污,启动78户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实施了火电行业脱硫烟气旁路封堵、除尘、脱硫、脱硝以及水泥行业脱硝等深度治理改造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工业污染大户问题;燃煤污染治理方面重点实施燃煤锅炉改造等455个项目,并按照“凡煤必改、应改尽改”的原则,兰州市对城区燃煤供热锅炉进行“换血式”的煤改气治理,完成了市区1130台、7411蒸吨燃煤锅炉的天然气改造,占城区原有燃煤锅炉总量的60%,使原煤散烧锅炉退出了兰州主城区供热历史。同时,改进、规范城区煤炭供销体系,减少或杜绝了使用劣质煤带来的污染;扬尘污染治理及空气清新方面重点实施机械化清扫、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10个项目;机动车尾气治理及监管能力建设方面重点实施黄标车淘汰、空气监测子站建设等7个项目。
  2010年9月6日,南北两山绿化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成为甘肃省第一个通过国债投资建设的生态环境项目。兰州近年来环境绿化、空气质量巨大的变化,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功不可没。
  2013年,兰州市委、市政府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由单纯的环境工程上升到民生工程,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将污染防治从环境保护层面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全面展开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建设生态文明兰州奠定了良好基础。
  好的方案需要有严格的措施保障才能执行到位。兰州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坚持从严把关、从严监管、从严执法,对违法企业进行严格处罚和公开曝光,倒逼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对工作不力的人和事进行效能问责,进行诫勉谈话、免职撤职等处理方式;在治污一线选拔干部、考验干部。
  为提升环境监管效能,营造全民治污格局,兰州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在乡镇或街道设立专职环保专干,任命“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深入街道社区落实环保工作,实现全民治污。
  环境治理成绩斐然
  湿润清新的空气、天高云淡的蓝天,明媚的高原骄阳,“好环境、好空气”带来了人气和商机:自2013年11月入冬以来,兰州市城乡居民到医院就诊的呼吸系统疾病连续3个月较2012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发病率下降使城乡居民的就医费用支出减少2478.1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68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09%,实现旅游总收入131.7亿元,同比增长29.68%。
  据相关部门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3天,排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第36位,比上年增加29天。2014年以来,尽管遭遇了10年来强度最大的外来沙尘天气影响,但截至7月底,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40天,同比增加44天,稳定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对兰州市的治污工作做了肯定:无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产业结构,兰州都不比其他重点城市占优,但兰州通过努力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有效改善。兰州的成功经验说明,只要认真去做,污染是可以治理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但不对立,而且还是相互促进的;兰州取得的治污成绩靠落实、靠监督、靠严格执法,兰州能做到的,别的城市也应该能够做到。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