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板跑路频发负面影响持续发酵 福建银行界风声鹤唳

2014年09月23日 14:3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随着信贷危机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撑不过这个"寒冬",企业倒闭潮或将更加严重
  “福建部分银行已明确下文,纺织服装行业的贷款额度要收紧。如果资金跟不上,还有一些企业要倒。”日前,福建某企业总经理郑先生告诉记者,“老板跑路”正引发一场严重的信贷危机。
  经历前几年几波“老板跑路”风波后,时下的福建依旧不平静。近段时间来,从省会福州到闽中莆田,从闽南漳州、泉州到闽西龙岩,“老板跑路”的信息不断,当地人心惶惶。
信贷信用危机持续蔓延
  福建印刷业巨头千帆公司老板跑路,全国“文化企业30强”莆田集友艺术框业老板失联,龙岩天成房地产董事长黄水木一家跑到国外,漳州龙海曾经的纳税大户辉昌工贸公司老板黄建辉跑路,泉州上市公司福建诺奇服装公司总裁丁辉夫妇潜逃香港……去年底以来,一条条“老板跑路”信息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老板跑路”所引发的负面影响正持续发酵。记者了解到,连续不断的“老板跑路”事件尤其是诺奇老板跑路事件曝光后,泉州乃至福建的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都变得异常谨慎。一位泉州媒体人士告诉记者,在当地,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现在已经开始调整业务范围,“只做抵押,不做担保”,而且抵押,都要打很多折。
  其实,这种信贷信用危机同样发生在福建的银行系统内。多个消息源证实,随着越来越多老板失联事件的发生,福建银行业界已风声鹤唳。一大批当地银行中高层遭停职、免职,被银监部门约谈。而且,各银行都在排查存在风险的企业。
  “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融资难问题,现在有些银行已经收紧这一行业的贷款额度,可以预见,随着信贷危机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撑不过这个‘寒冬’,企业倒闭潮或将更加严重。”福建师大教授李明春说。巨额资金缘何得以转移
  记者了解到,在福建,“跑路”老板分为两类。一类是前述所举的真正有项目而借贷的,另一类则是虚构项目从事骗贷的。关于后者,在福清、连江等地尤为突出。据当地人士介绍,很多借款者都是随便虚构一个项目,然后就以高利息的形式向亲戚朋友借款。在支付几个月的利息后,这些借贷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深入调查后,记者发现,无论是骗贷的,还是真正以项目借款的,这些“跑路者”其实都早早地转移资金并找好“后路”。
  以丁辉为例。根据诺奇股份发布的公告,今年1月27日及4月3日,丁辉先后指示将公司全资香港附属公司诺奇时尚国际有限公司于交通银行香港分行银行账户的人民币5000万元及1955万港元转移至一家英属处女群岛公司的账户;1月27日及3月11日,丁辉先后指示诺奇时尚于交通银行香港分行银行账户的1.6亿元及250万元转移至诺奇时尚位于厦门国际银行的银行账户。这意味着丁辉4个月内先后四次转移公司资金累计2.28亿元。
  据福建凯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锦卿介绍,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资金和财务都必须严格分开。内控制度完善的公司,会规定单笔资金超过多少,须通过董事会审核。那么,这些“跑路”老板为何能轻易地转出如此大额的资金?其背后隐藏着什么?
  “这种现象除了说明公司内控存在问题外,同时也暴露出银行的风险防控机制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李明春说,这些“跑路”老板转走大量资金,不仅给借款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社会诚信带来巨大的影响,银行等相关部门务必要对企业进行分层监督管理,尤其对较困难的企业要加强贷后跟踪。
一味跑路并非明智之举
  “在‘老板跑路’成为热词的今天,企业破产倒闭,老板并非都要跑路。”陈锦卿说,合法经营情况下,企业因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企业老板无需跑路,只要作正常的破产清算程序即可。
  在陈锦卿看来,大量老板“跑路”,与其法律知识匮乏有着一定的关系。
  他说,“跑路”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选择,它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的危机,反而将企业老板置于巨大的法律风险中。“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刑事方面的法律风险,司法机关对触犯刑法的跑路老板,将以涉嫌非法集资等罪名绳之以法;二是民事方面的法律风险,老板跑路必然引发债权人的诉讼,企业银行账户被冻结,导致企业无法再继续经营,一些本来尚有一定偿还能力的企业,在此情况下也就再无机会;三是行政方面的法律风险,主要是要面临有关部门对企业的各种行政处罚。”
当地政府之责不可推卸
  不少受访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老板跑路”现象的屡屡发生,当地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老板跑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筹资出现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同样令人担忧。”福建省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福建不少企业一直崇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投资理念,老板们有非常强烈的投资冲动,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盲目的铺摊子。这反映出政府在引导企业投资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一些地方甚至没有“引导”意识。
  这名官员说,一些老板“跑路”还与当地政府的政绩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福建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拿出大笔资金鼓励企业上市,喜欢以当地出了多少上市公司自居。熟不知,包装上市的代价很大,动辄需要数以亿计的资金支撑。一些企业为了上市,常常是拆东墙补西墙,债务窟窿越来越大。一旦窟窿捅破或上市未能成功,这些老板就会提早选择‘跑路’,留下一个烂摊子。”
  这名官员建议,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今天,政府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拿出举措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加强对企业主的培训,引导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同时,要加强宣传,营造诚信规范的信贷氛围,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