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慈展会成公益精神"传播器" 十青年公益人获百万资金支持

2014年09月23日 16:1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以下简称“慈展会”)日前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第三届慈展会以简约、环保为主旋律特色,公益组织、志愿者自编自演的合唱和手语节目的启动仪式拉开了帷幕。这是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年度慈善盛会。慈展会以蝴蝶为吉祥物,寓意慈展会能激荡出慈善公益事业的“蝴蝶效应”。
  公益精神的“传播器”
  这一被称为“中国公益慈善第一展”的展会,与前两届相比,本届慈展会当然在交流、洽谈、对接、合作等方面有着诸多创新,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不仅进一步放权给社会,让专业机构承担更多责任,也尤其注重公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借助这样一个平台,人们将又一次领略到慈善与公益的魅力。
  第三届慈展会以“践行友善,为中国梦助力添彩”为主题,共设救灾减灾、生态保护、教育扶贫、慈善金融、公益支持、社区发展、群体服务、综合服务等8个主题示交流区以及社会责任展区和品牌展示推介区,共吸引了1683个机构、项目报名参展。经评估、筛选及审查,最终确定了896个参展项目和机构,其中草根公益慈善组织和项目720个,占比达80%。
  据了解,与第二届慈展会相比,本届慈展会申请参展机构和项目数量较去年1266份报名申请提升32.9%,获批机构增长8%,草根组织同比增长14.4%,影响力逐年提升。
  在展示形式上,本届慈展会增设影像馆,展示400余部公益慈善微电影,推动公益慈善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开展绿色行动,创建全国第一个碳中和展会,由绿色慈善组织在河南兰考县种植泡桐树,全部中和第三届慈展会排出的二氧化碳量。此外还提倡无纸化,利用二维码和Web系统的新技术传递展会信息,并用绿色材质搭建展区,实现绿色展品、绿色传播、绿色活动等“绿十条”。
  第三届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首次实现与慈展会实现全面衔接、共享平台,将以公益创投的创新竞赛模式,遴选、展示和资助一批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影响力的公益项目,通过资源对接平台吸引慈善资金对脱颖而出的项目进行资助,实现“参赛即能参展,参展能有所得”的目标。
  本届慈展会着重社会化、市场化办会,提升专业化办会水平。与往届慈展会不同,本届展会整合专业组织和社会力量,并通过招投标等形式确定展会总体策划机构及各展区、活动项目的执行机构,进一步加强展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办会力量。本届慈展会更加注重参展主体间的交流、洽谈、对接与合作,突出成效,深度挖掘展会合作洽谈和资源对接功能,通过编制政府购买服务、企业社会责任、基金会资助和社会组织项目等公益慈善资源对接目录,并把这些资源放在网上挂牌,建立网上慈展会,搭建慈善资源对接三级系统并通过采购“短名单”机制,吸引、集中优质项目和资金,切实推进公益慈善资源的有效配置。据展会资源对接平台初步统计,本届慈展会对接金额预计将达到27亿元。
  此外,本届慈展会实行了“一个主题研讨会+N个专题会议”。专题研讨会,重点围绕对接资源、开放平台、创新价值、激发活力四大主题,探讨社会价值投资、公益创投、公益信托、社区基金会等公益发展新方向,进一步强化理论研讨对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如今,慈展会已经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又一张名片,与高交会、文博会一起,从不同维度对城市的内涵与价值作出解读。显然,慈展会之所以选择深圳,与深圳多年来在公益事业方面的积极探索密不可分。深圳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为慈善公益组织的发育提供了一个愈益宽广的制度空间。
  本届慈展会在继续秉承创新、开放精神,更加走向专业化、国际化,更加扮演好“孵化池”与“实验室”的角色,助力社会组织会成长的同时,慈展会已成为公益精神的“传播器”。
  慈善行业的“创新工厂”
  9月19日,备受关注的本年度“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Top10在本届慈展会揭晓。最终,来自10家公益组织的项目负责人共获得安利公益基金会资助的100万元机构发展金,用于机构的关键业务探索、研发等。
  据介绍,“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是由民政部指导,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安利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项目开始于2013年。安利公益基金会出资1000万元,计划通过3年时间,建立慈善人才培养体系,挖掘和培养公益慈善人才,全力支持公益慈善人才个人成长,能力提升、资源扩展,为公益慈善界源源不断地打造中坚力量、输送新鲜血液。迄今为止,该项目前已对100名公益行业从业者进行了培训,并于2013年第二届慈展会现场为当年度的10名优秀学员颁发了100万元发展资金。因借鉴商业孵化的模式,此项目也被誉为公益慈善行业的“创新工厂”。
  安利公益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黄德荫在现场为TOP10学员颁发了奖金和证书,也对于青年人参与社会创新给予了肯定,他认为,社会创新,代表了公益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代表着更可持续的公益模式的出现。“我们相信,在他们当中,一定会诞生未来中国的公益领袖。”
  虽然“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开展时间仅有两年,但已经累计吸引超过1900名公益行业从业者报名,并对100名学员进行了培训,学员满意度超过90%。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