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独苗”门店将关 百盛全面撤离常州

2014年10月10日 13:1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继今年5月关闭常州新北门店后,日前,百盛在常州仅剩的一家门店——正方京城店也贴出了闭店公告。这意味着,百盛将全面撤离常州。

  对此,百盛方面表示是出于集团发展战略调整及区域布局考虑。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该门店将于本月末停止营业。

  不可否认,尽管调整效果如何尚不可预知,但以百盛为代表的百货业无疑已经进入 “脱胎换骨”的时期。百盛主推的旗舰店改造及翻新计划还在进行中,业界分析认为,其目前的调整仍偏于表面,但却已到了转型、撤退二选一的时候。

  常州仅剩门店将被关

  10月8日,百盛常州正方京城店贴出公告称,由于集团发展战略调整及区域布局考虑,决定自2014年10月31日当日营业结束后正式闭店,2014年11月1日起终止常州正方京城百盛店的经营。

  事实上,百盛进入常州的时间并不长,2011年末其在常州的首家门店——正方京城百盛店才开始进驻。正方京城店是百盛集团进军江苏的第四家门店,也是在常州开设的首家具有国际背景的连锁百货购物中心。

  在开辟常州市场时,百盛方面曾表示,在各大地产巨头纷纷进驻常州的背景下,其非常看好常州的市场。“常州年轻人的时尚度和整个城市良好的旅游资源都让我们深具信心。”如今来看,当初的期许并未达到。

  有观点指出,百盛的定位和其对本地消费特点的理解,为如今的败走埋下伏笔。

  北京晖邑零售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认为,在门店的判断上,百盛有自己的标准。“到死亡线立刻就关,毫不迟疑。”在他看来,百盛关店没错,“有几个店确实赔得厉害。”

  “百盛此前在常州布局有两家门店,可能是对这一市场太乐观。”刘晖表示,常州的市场没有百盛想象中好,人口决定了消费力,且从常州到无锡及上海等地路程均很近,一定程度上也分流了消费。“这样的市场,一家门店应该就够了。”

  百盛转型动作低调

  作为最早在中国经营时尚百货的外资连锁企业之一,百盛于1994年进驻中国零售业市场,并在北京复兴门内大街开设首家百货店,定位于中高档消费群体。截至今年6月末,百盛在中国的37个主要城市经营及管理57家门店。

  2012年至今,百盛在全国已经关闭8家门店:2012年7月,上海虹桥店和贵阳金凤凰店关闭;2013年6月贵阳鲜花店关门;2013年8月石家庄店关闭;2014年5月济南店、常州新北店关闭;2014年7月,百盛北京东四环店关闭;2014年10月,百盛正方京城店停业。

  在业界看来,百盛并不是败给了电商,而是败给了迟迟不见的全面转型。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百货业的转型方向大致包括加大自营比例的同时开发自有品牌;转型购物中心,以租金做保障,以体验吸引客流;再者就是拓展电商渠道,实现全渠道经营。在这些方面,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百盛也有相关动作。

  目前,百盛主推的旗舰店改造及翻新计划还在进行中。百盛表示,其继续对其他的旗舰店作出必要的升级及翻新,以增强门店在竞争激烈及快速变化的市场中的竞争力。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几乎所有的百货企业筹谋战略转型的时候,百盛的动作仍旧显得较为低调。尽管不乏调整举措,但大多止于表面。“目前中国零售形势变化较快,这些外资企业已普遍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对于百盛来说,现在已经到了不转型就要撤退的时候。”一位百货业人士直言。

  刘晖也表示,百盛并非无路可走,在转型上最适合它的策略就是线上线下结合:利用本身的网点资源,通过扶植和买断一些大家熟知的品牌转型。在这条路上,百盛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不过,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 王敏杰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