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旅游陋习丑行仍屡见不鲜 怎样让文明旅游成为新常态

2014年10月13日 10:57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新华社发

  喜忧参半的文明“成绩单”

  今年国庆长假,北京环卫集团在天安门地区收集各类垃圾47.45吨,比去年同期减少6.4吨。“十一”当天,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后垃圾清运量同比减少近三成。据环卫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垃圾主要来自垃圾箱等容器,游客随手扔垃圾现象基本绝迹。

  尽管不文明行为有所减少,但仍然屡见不鲜。黄金周期间,许多高速公路出现堵车情况,堵车地区便出现了“堵车垃圾带”,浙江甬台温高速上就出现了数十米长的垃圾带;在深圳野生动物园,不少游客自带食物投喂动物;在安徽宣城,游客攀爬当地历史名人谢朓雕像……

  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到7日,全国纳入监测的124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3169.2万人次,同比增长3.8%。“十一”期间诞生的这些数字是我国旅游市场飞速发展的生动注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看来,如此庞大的群体要实现文明旅游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不文明行为的泛滥和文明旅游意识的滞后是“成长中的烦恼”。

  游客成熟度提高是漫长过程

  “过路要看红灯,垃圾要扔到垃圾桶,排队时不能插队……我想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一定做得比我好。”在国家旅游局日前主办的“我为中国加分”文明旅游启动仪式上,5岁女孩陈思危朗读的《致大人们的一封信》,让很多成年人为之动容。

  小朋友都懂得的道理为何大人们却难以做到?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分析说,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是社会文化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同时,人们离开自身常居地,在陌生的环境中自我约束力下降,往往对某些行为有从众心理,不文明行为因此具有更强的示范效应。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十一”假期报告显示,从市场表现和监测数据看,我国旅游市场趋向成熟,游客选择出行时间、目的地更加理性。北京、上海等地许多家庭选择城市周边游,出行时间多为假期中段,避开了高速公路出行高峰。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逐步完善,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旅游市场走向成熟,游客的旅游行为何时才能文明起来、走向成熟?刘思敏表示,游客成熟度和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旅途中的行为反映了游客平时的日常习惯,甚至产生放大效应,旅游不文明行为多年难以改观,表明国民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完善素质养成教育

  恩施大峡谷景区推出“捡垃圾换门票”活动,游客捡满1斤垃圾,凭当日门票就可换取实景音乐剧《龙船调》门票一张;武汉市旅游局发起成立“文明旅游银行”,游客参加“银行”成员组织的旅游团,没有不文明行为就能获得免费旅游名额等优惠。

  “十一”期间,国内诸多景区纷纷采取引导文明旅游的针对性举措,文明旅游不再是空洞的“倡议”,而能为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黄金周期间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减少表明这些举措收到了良好的反馈。刘思敏表示,在当前游客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物质奖励来鼓励人们文明旅游将发挥正面示范作用,效果明显。

  在中国国旅(广东)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谷训才看来,无论是景区的激励措施还是旅行社导游的引导,都是治标之策。要解决根本性问题,既要在学校、家庭等环节加强国民的文明素质养成教育,也要构建相应舆论环境,让文明行为内化为游客的日常习惯。

  长假首日,四川九寨沟只吸引到8000多名游客进沟,这与去年“十一”期间,景区管理不到位导致游客滞留事件影响景区声誉不无关系。厉新建认为,游客出现不文明行为,原因并不全在游客身上,许多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是由景区客观环境和配套设施不完备导致的,旅游经营者也需承担一定责任。例如,有些景区垃圾桶位置设置不尽合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表示,旅游景区应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为游客提供便利。面对旅游旺季,景区要提前做好应急安排,及时公布游客接待量,发布预警,并随时采取一些适当分流的手段,以减少拥堵状况的出现。(本报记者 杨君)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