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泛珠”十年:互利共赢破“壁”忙

2014年10月15日 20:54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十年齐心磨一“剑”,互利共赢破“壁”忙。10月13日,由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即“9+2”联合主办,粤港澳三方共同承办的第十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简称“泛珠大会”),满载经贸成果,满怀信心憧憬,在广州胜利闭幕。

  国内最大区域合作体横空出世

  “新、泛、实”。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用简单三字道尽“泛珠”十年走过的辉煌历程。“泛珠”很“新”,具有超前瞻性,顺应时代需要;“泛珠”很“泛”,涉及区域广,合作领域宽;泛珠很“实”,合作各方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2003年,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开创性地提出,以珠江水系为纽带,将山水相连、人缘相亲、经济密切的上述内地9省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应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2004年6月,粤港澳率先联合举办首届“泛珠大会”,“9+2”区域发展“航母”就此正式起航。2013年,泛珠内地九省(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8.6万亿元,是2004年4.9万亿元的3.8倍,约占全国的33%。

  前海、横琴、南沙、港珠澳大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十年来,各省区围绕“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主题,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凝聚共识、建立机制,搭建平台、落实项目,推动区域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内最大区域合作体横空出世。

  一是跨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内“五纵七横”高速公路主干线全部完工,九省区高速公路里程由2004年的1.14万公里增加到2013年的3.46万公里。武广、厦深、南广、贵广高铁相继开通或即将开通,三小时高铁经济圈生活圈逐步形成,预计到2015年底区域内高铁运营里程将超过1万公里。西江黄金水道、内陆“无水港”等航运合作建设顺利推进,区域内省会及主要城市间航线全部开通。同时,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快马加鞭。

  二是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融合。至今累计签约项目20280个,签约金额42993亿元。一批跨区重大合作项目加快推进,跨省区合作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新格局日渐形成。农产品资源优势互补和产品运销合作体系初步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逐步建立,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地方税务合作、质监业务合作、食品药品监管、知识产权保护、反走私、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海关合作、检验检疫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协作。

  三是社会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各省区广泛开展劳务合作,积极促进人才交流,开通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对接联网,优化了区域内人力资源配置,逐步完善了农民工法律援助合作、跨省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等机制。在教育资源与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广泛开展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共同打造泛珠黄金旅游线路、联合应对各种疫情灾情警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共同签署了泛珠内地九省区应急管理合作协议。

  四是生态环保合作成效突出。成立了粤港应对气候变化联络小组,签署粤澳环保框架协议,积极推动粤港澳环境问题联防联治,共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编制了一批生态环保规划,加强珠江流域、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综合治理,签署了九洲江等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积极推动东江源生态补偿试点,同时在生态红线划定、碳排放排污权交易等方面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了一系列跨界环境检测和执法联动。

  五是强力推动区域对外开放。认真落实CEPA及其补充协议,联手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致力打造区域内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去年九省区与港澳贸易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两倍以上。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跨境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积极参与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去年,九省区进出口总额接近1.5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区域在港上市企业由71家增至200家。

  六是跨省区规划合作有序推进。共同推动粤桂滇黔四省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组织实施《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积极推动闽粤赣共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合力振兴闽粤赣原中央苏区,认真谋划桂粤琼北部湾经济带、粤赣湘桂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粤桂湛江-北海跨省经济区、闽粤经济合作区等重要平台的规划建设,也为粤东西北地区借力国家战略、适用政策叠加提供了有效载体。

  七是区域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建立和完善了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等合作机制,搭建了高层论坛和经贸合作洽谈会两大平台,设立了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编制实施了《泛珠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及交通、能源、科技、环保、信息化等一批专项规划,签署了多项省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外,全面清理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的政策法规,消除了限制人才、技术、资本、货物、服务、流通、能源的障碍。

  可以说,泛珠十年合作发展,为打破区域行政“壁垒”阻隔、开拓区域合作新局面、促进国内大市场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和突出贡献。

  做建设21世纪海上丝路前沿地

  如果说,过去的十年,看惯了“香港接单,广东设计,内地制造”的“白帆”,那么,接下来的十年,又该倾听怎样的“号角”?

  大会倡议,站在新一轮合作的历史起点上,泛珠各方作为我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沿地和主力军,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携手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努力推动泛珠合作在新起点上创新发展,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认为,广东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举措,特别建设好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平台,争当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特区一直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泛珠合作,未来愿继续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用好多元化的金融平台,配合泛珠省区推进新型城镇化。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相信,国家支持澳门建设“葡语国家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澳门方面也将大力协助内地企业到葡语国家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

  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希望,与相关省区一起,加强武夷山脉等生态功能区建设与管理,推动建立汀江(韩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现行示范区,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江西省省长鹿心社坦承,江西是长三角、珠三角的共同腹地,是我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枢纽,在加强泛珠内部合作的同时,将更加注重与长三角、京津冀两个经济带的交流互动。

  湖南省省长杜家毫提议,共同争取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协调和争端解决机制,创新区域产业合作,避免各方拼政策、拼资源、拼优惠,防止产业同质化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陈武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和广西一起,共同实施“电商东盟”、“电商丝路”等工程,加快建设面向泛珠和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物流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海南省省长蒋定之期待,充分释放制度红利,打破市场分割和行政垄断,联手推动区域政策创新,在泛珠区域实施入境旅游144小时免签证政策,及亚洲邮轮合作基金在泛珠区域的全覆盖。

  四川省省长魏宏强调,产业合作是区域合作“重头戏”,泛珠各方应发挥梯度差异优势,加强产业统筹,深化细化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共同培育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贵州省省长陈敏尔明确,“高铁时代”将是一个大红利时代,更是一个大合作时代,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愿与各方紧密携手,共同打造以“一网三带”为支撑的泛珠区域“高铁经济带”。

  云南省省长李纪恒透露,将依托滇中产业新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平台,努力成为兄弟省区走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战略支点。

  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指出,“泛珠”的美好蓝图,在于把深居临海优势的大珠三角打造为21世纪海上丝路中心区,布局好参与新海上丝路重构的点线面建设,全力打造“泛珠”合作国家版。

  南开大学教授郝寿义则提醒,“9+2”省(区)下一步需要务实地处理好“泛珠”区域与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的关系,充分发挥并强化其区域自组织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开放。

  鸥翔四海,浪飞五洋。长期关注泛珠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也禁不住大胆提出,或以先行先试政策,把泛珠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全国资源整合最佳的“政策洼地”和制度成本最低的“新特区”。

  首先,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国有、民营资本以合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共同参与泛珠合作,在高铁、港口、海洋开发乃至资本证券等领域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合作粘性。

  其次,建立“飞地式”创新合作区。在广州南沙港区、深圳前后海地区、深港边界区、珠海横琴区、珠澳跨境合作区五个港澳重点合作区域中选取适宜区块,直接移植嫁接港澳先进市场制度和管理机制。

  再次,试点设立科技发展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争取国家支持在泛珠区域设立科技发展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在泛珠区域设立科技支行,为高技术企业和产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

  此次泛珠”各方,还共同发布了《泛珠三角区域深化合作共同宣言(2015年-2025年)》,郑重提出要打造“泛珠”合作“升级版”。为此,确定了十项年度工作重点,一要争取将泛珠合作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二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三要加强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四要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五要加强城镇化发展的交流合作;六要加强商贸金融合作;七要加强产业合作;八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九要深化旅游合作;十是深化社会事业合作。此外,还确定了下阶段重点推进和督办的31个项目。

  “不管怎样,区域合作离不开区域核心的带动。珠三角是亚太地区沿海中心最大、最具成长性的潜在经济腹地,‘泛珠’下一步的关键,应是重塑珠三角新优势,增强其向心力,而着力点在于加快转型升级。”汪一洋指出。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