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网金融烙“中国特色” 倡议金融监管亦走互联网化

2014年11月20日 22: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乌镇11月20日电(见习记者 倪晨琪)“金钱不打烊”是波士顿咨询资深合伙人、董事总经理FrancoisCandelon在日常生活中的切身感受。而这种资本的魅力,无疑是互联网与金融碰撞、融合产生的火花。

  如今,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互联网与金融的相生相融已成为热潮。

  而金融传统与创新、监管和开放、风险与安全等在中国碰撞所出现的问题,让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其特有的“中国烙印”。如何监管金融、平衡创新与安全,亦成为时代课题。

  互联网金融烙“中国特色”

  还能记起2013年之前你的金融生活吗?是不是发了工资就往银行存?是不是交房租、交水电都要往银行一遍遍地跑?是不是每次从存折上看的时候都觉得利息太可怜?……

  2013年6月,一条鲶鱼横空出世——余额宝改变了万千“屌丝”的理财习惯;之后支付宝再度影响社会方方面面。很多人表示,从余额宝诞生之日起,生活因为金融更轻松。

  但实际上,余额宝只是金融意义上的一只货币基金,但马云赋予它“屌丝理财神器”的意义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变成了世界上第四大货币市场基金,今天为止余额宝已有1.4亿用户。

  一只货币基金能创造如此辉煌,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只。

  除去余额宝,社交神器——微信与金融的触碰也让社交不再“单纯”。大家还记得2014年春节最热闹的事情吗?不是烟花爆竹,而是微信发红包!腾讯一举把几亿微信帐户变成财务帐户。

  而如今最为人关注的P2P,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融资模式,在欧美国家是再平淡不过的网上撮合与融资方式。但在中国,除去个人品性、素质问题,中国的市场环境,也让一种网上借贷模式狠狠“火”了一把。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司副司长樊爽文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与金融”分论坛上指出,在中国产生互联网金融热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压抑,尽管还有其他的原因。因为从全球来看,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不是最快的,或者不是最优秀的,金融也不是这样的。但是两者结合起来,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是首屈一指的业态。

  腾讯公司集团微众银行行长曹彤表示,互联互通,是互联网上任何一个产业应用的精髓。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为什么引发这么大的关注及成效,就是因为它一出生没有小我,没有边界,能够不断地扩展。

  “从互联网内在的实质来看,互联网金融很显然属于一个海量的生态圈,它的无序到有序,既需要线性逻辑下的精准对应,更需要离散中发现规律般的模糊定律,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哲学。”曹彤说到。

  倡议金融监管走互联网化

  金融创新的魔力,无疑是将金融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紧密结合所产生的效应。而其效应对中国传统金融的冲击,在这两年也是前所未有。面对金融创新与安全这个“两难”问题,中国的监管层亦面临互联网时代下的考验。

  近期,监管层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愈发重视。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首次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5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当中提出了要引导证券期货互联网业务有序发展,建立健全证券期货互联网业务监管规则。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参与资本市场,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扩大资本市场服务的覆盖面。

  中国证监会创新监管部副主任王欧在此次分论坛上亦透露,目前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人民银行正在牵头制定关于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正式颁布。

  作为中国银行业新业态的民营银行试点之一—腾讯微众银行,该行行长曹彤则表示,个人认为中国具备金融监管互联网化的条件。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诞生,到对P2P既包容又有底线的监管理念,到民营银行的批准,再到最近主席倡导的简单性地监管原则,其实都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

  “互联网金融,它内在的、自身的特征,实际上也在呼唤着一种全新的相匹配的金融监管的互联网化。它主要的三个特征就是:跨界的整合、大数据的运用和O2O经营的模式。这三点改变了我们传统金融业,包括银行业,很多的做法和认识。”曹彤说到。

  樊爽文指出,互联网金融助力消除了金融抑制和推动了金融自由化。今天看待互联网金融,可能还是要更多地关注以互联网热为契机,切实推动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步伐进一步加快。这才是互联网金融带给这个时代及带给中国金融最大的历史价值。(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