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亿人被征信 央行征信垄断?

2014年11月23日 16:46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0)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尽管央行仍然没有向互联网金融开放征信接口,但是从监管层的最新表态来看,接入征信系统已是大势所趋。

  昨天,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透露,目前央行已经建立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包括阿里在内的小贷中心正在接入到信贷征信系统。并且强调,监管层明确了P2P机构是合法的,相关部门会做好服务工作。这样的表态,是否意味着P2P接入征信系统已经为时不远?在央行征信大网之外,能否引入更多商业机构共同参与中国征信体系建设?

  P2P接入央行征信最大障碍是身份认定

  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一直是众多P2P公司梦寐以求的事,这些天,点融网共同创始人、联合ceo郭宇航一直为此奔波京沪两地,和央行、银监会等主管部门做沟通。监管层为P2P正名的消息,让他很振奋。不过他坦言,目前最大问题是,央行征信系统只针对放贷机构。

  从方向上来说,大家都不怀疑征信系统向P2P开放是必然趋势。但我并不认为,这个表态等同于马上可以向P2P平台开放。因为王晓蕾主任之前在另外一个场合也表明,当中的障碍在于,央行征信有一个明确要求,是针对放贷机构。但是对于P2P平台是否可以认定为放贷机构,现在监管层还没有直接明确。

  业界呼吁双向接入征信,提高P2P违约成本

  经历了起步阶段“野蛮生长”的P2P行业,比传统商业银行对征信系统的渴求更迫切。但是,由于缺乏“放贷”身份,央行征信系统的大门始终没有对P2P敞开。

  每家P2P机构,只要是规范的,都是非常迫切的希望接入央行征信。而且这种接入最好是双向的,不仅是能够获得央行征信中有关借款人的征信数据,同时我们希望,能够接纳P2P公司上报的违约数据,使我们的这些违约人成本能够大大提高,而不是说在P2P平台上违约,就可以不纳入征信系统。

  纳入征信和有信用记录,为啥差得远?

  P2P想要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作支撑。而目前中国整个征信体系的建设还比较缓慢。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说,央行已经建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系统,采集了8亿多人的信息。不过,不久前,央行征信中心研究部总经理李连三给出的却是另外一个数据。他说,中国真正有信贷记录的只有3亿多。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大?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解释,

  纳入征信和有信用记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纳入征信就意味着一旦有跟信用相关的业务发生,就可以帮你记录进来。有信用记录是你已经发生了跟信用相关的一些业务。

  专家建议央行做基础信息库,发展商业征信

  一方面是强烈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征信系统还远未完善。没有人怀疑,未来征信业的蛋糕很巨大,此前有消息说,央行计划向民间征信机构发放牌照,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建议,央行征信系统可以作为国家基础信息库,未来可以引入更多的商业征信机构。

  央行这个征信系统,大家认为它未来应该朝着国家基础信息库的方向走。 它不一定是商业化的。单位招聘也好,要调查一个人也好,就能查一查,知道这个人信用状况怎么样。而在此之上,我们觉得,是可以搞商业化征信的。

  央行搞征信垄断市场?关键看执行

  有观点认为,央行征信系统具有先发优势,加上央行的监管身份,会不会造成征信市场竞争的不公平?赵锡军认为,只要执行统一的法律法规,就不存在所谓的“垄断”。

  从征信这项业务来讲,可以有不同的机构来做这项业务。每个机构都可能会形成自己的征信系统,有自己的数据库。央行是比较早开始从事征信这项业务,它有它的先发优势。只要有统一的法律法规,执行统一的市场的商业要求,都不存在哪个做是对的,哪个做是不对的。

【编辑:张司南】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