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凯迪电力:巨资收购154家公司资产 打造生物质发电旗舰

2014年11月27日 0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1月27日电  停牌四月有余,终于迎来复牌时刻,11 月 26 日,上市公司凯迪电力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阳光凯迪、关联方中盈长江及华融资产、华融渝富等无关联第三方合计15名交易对方持有的生物质发电资产、风电、水电及林地资产。

  公告显示:通过此次重组,凯迪电力收购87家生物质电厂100%股权、1家生物质电厂运营公司100%股权、58家林业公司100%股权、以及5家风电厂100%股权、2家水电厂100%股权、1家水电厂87.5%的股权,交易标的合计共154家公司。

  在国家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的战略大背景下,凯迪电力此次大手笔战略布局,可谓正当其时,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质发电旗舰。

  国家战略助力 生物质发电迎来黄金发展期

  本月以来,非化石能源领域相继获得三次国家级利好消息,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专项规划,11月13日中美两国发布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以及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均重点提及到了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左右,2030年占比达到20%。

  生物质能作为全球排名第四位的能源, ,被相关专业人士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国家规划在2020年实现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 在政策持续的鼓励下,我国生物质发电迎来快速发展期,多家上市企业纷纷布局生物质发电。

  科技创新 提升盈利能力关键要素

  据业内专家分析,影响生物质发电项目盈利的关键是上游的原料采购管理和发电技术影响的能源转化效率。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需要解决原料管理环节中收购难、存储难的问题。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来设计应用能源转化效率更高的锅炉设备也是提高项目盈利水平的关键要素。

  市场公开资料显示,凯迪电力目前为国内生物质发电龙头,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能源转换效率能够达到33.49%,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工程造价和单耗比同业公司低30%以上。目前正在开发的新技术能源转换率有望提升至45%,达到全球最高水平。同时,公司大力整顿燃料收购体系,创立原料采购的村级直购商业模式,保证了燃料质量。公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实现净利1.31亿元,同比增长117%。

  新产业链 意在突破行业发展之困

  此次凯迪电力拟收购控股股东87家生物质电厂100%股权及1家生物质电厂运营公司100%股权,给市场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完善生物质发电厂在全国的布局,深耕生物质发电业务。然而,此次资产收购后,将扩大装机容量2658MW,是目前现有装机容量的4倍有余,达产后将面对巨量的原材料消耗,原料提供能否跟上数量庞大电厂的注入,不免让投资者心生疑虑。

  近日,国电集团下属的龙源电力,再次把旗下的国电建三江和国电汤原资产在上海联合交易所挂牌,开始甩卖生物质发电资产,市场专业人士认为此现象主要是因为生物质发电企业的一哄而上,让原本不值钱的秸秆、树皮等农业废料的价格节节攀升,顶峰时期甚至接近了燃煤价格,而上游原料价格的一涨再涨严重挤占了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暴露出了国有发电集团虽然存量规模较大,但长期经营管理能力不足。

  “虽然凯迪电力依靠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公司盈利的大幅增长,但困扰生物质发电行业的最大瓶颈-原材料成本控制的隐忧并未完全消除。”某长期跟踪生物质发电的专业人士表示,农村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是导致燃料成本上升的关键因素,凯迪的直购模式虽然短期能够降低成本,但是如何持续低成本收储原材料依然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难题。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根本问题,凯迪电力于8月20日与其他机构共同出资成立“格薪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作为凯迪电力生物质发电燃料管理的专业平台,对生物质电厂燃料供应实施统筹管理,以达到进一步提升燃料管理效率,降低燃料供应成本的目的。而此次凯迪电力在收购电厂的同时,58家林业公司100%股权也悉数注入上市公司,公告显示,本次资产重组注入上市公司的1,018.7万亩林地中,林业生物质存量超过3,008.6万吨,活立木蓄积达2,174.7万立方米。林地资源的注入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生物质发电的产业链结构,丰富公司生物质发电的燃料来源,有效解决多年来制约生物质发电市场发展的瓶颈,保障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的稳定及持续盈利。

【编辑:段红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