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吉利—沃尔沃,跨国企业新范式

2014年12月08日 17:2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连结中国投资与欧洲技术  闯出中企国际并购新路子

  沃尔沃根特工厂整车车间里,工人正在进行操控、安装、监测,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辆汽车下线。

  资料图片

  拥有4500名员工的沃尔沃根特工厂,生产三班倒,平均每分钟一辆汽车下线。

  这是记者11月初到访沃尔沃根特工厂时,最先听到的一组数字。

  在整车车间,机器人在忙碌地抓取零部件,为数不多的几个工人,操控、安装、监测,手里忙个不停,脸上挂着笑意。

  6年前,同样的工厂,却被关张的阴影所笼罩,按计划只有800人可以留任。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当时的“东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决定进行结构调整,推行“一个福特”计划以削减成本,沃尔沃被挂牌出售。

  2010年8月,中国民营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从福特接手。

  2013年,沃尔沃汽车集团赢利19.2亿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0.82元人民币)。当年底,沃尔沃全球所有员工都高高兴兴领到了年终奖——相当于3个月的额外工资。

  “沃尔沃员工非常荣幸成为中国公司拥有的品牌。”沃尔沃汽车集团副董事长汉斯—沃勒夫·奥尔松对本报记者这样说。

  并购——

  抓住机遇 重视沟通

  上海嘉定,沃尔沃中国区总部,记者见到了袁小林。他当年参与吉利并购案,后作为董事长办公室主任,曾在瑞典哥德堡常驻4年,现任沃尔沃中国区总裁。

  “李书福董事长将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归纳为6个字:天时、地利、人和。”袁小林说。

  杭州滨江,吉利总部。记者面前的李书福,对“天时”有着比较具体的阐述。

  “国际金融危机风起云涌,全球资本市场处于冰冻期,吉利要‘破冰’走出去。全球顶尖的法律顾问、财务顾问和咨询公司几乎闲得没事干的时候,吉利以最低廉的价格雇了他们,组成了一流的并购团队。”

  18亿美元,比原先标价整整少了42亿美元。吉利接收沃尔沃汽车集团全部资产和知识产权,包括3家工厂、1万多项知识产权,还有弥足珍贵的数据库等。

  中国经济实力上升、人均收入增加、市场不断扩大,便是最明显的“地利”。吉利接手沃尔沃之后,定下两大支柱:稳定欧美,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强大的中国和中国市场,是沃尔沃的底气所在。沃尔沃高层的普遍共识是,“卖给中国人,是沃尔沃最好的归宿。”

  更值得一提的是“人和”。

  工会,在西方国家是很难打交道的组织。从一开始便与工会建立良好沟通,让李书福运营沃尔沃事半功倍。

  回忆起2009年发生在根特的那个场景,李书福眼神里充满自信。福特公司宣布吉利为并购沃尔沃首选方后,他与福特公司高管一起到根特会见工会代表。

  “请你用3个词来说明吉利为何是首选方。”工程师工会代表菲利普·莫蒂埃对李书福开门见山,挑衅之意显而易见。

  “我爱你们!”李书福的回答直截了当。

  听完介绍,尤其是得知吉利为并购沃尔沃作了8年的精心准备,工会代表静静走上前,摘下自己衣领上的沃尔沃徽章,别在李书福身上。

  与工会的沟通接触,远不止这些。为了解吉利的实际情况,瑞典工会组织曾3次派人来中国考察,与不同层次的代表座谈。

  “他们为此花了不少工会会费,但肯定值。”李书福笑着说。

  并购交割的时候,袁小林是许多文件的盖章者。“五六十平方米的房间里,长桌摆成一圈,一摞摞文件挨在一起,每摞都有20多厘米高。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光盖章就盖了整整一下午。”袁小林说。

  这些文件的背后,是吉利200多人并购团队的艰辛付出。“光是阅读的材料,就可装满整整一卡车”,还不知遭遇了多少次白眼,熬了多少个通宵,飞了多少万里程。

  稳定——

  沃人治沃 要在杭州

  “福特束缚了我们的手脚,而吉利给了我们充分自由。”沃尔沃汽车集团媒体关系负责人大卫·易卜生对记者说。

  当年福特兼并沃尔沃,将沃尔沃中高管理层全部换掉,完全按福特的思路来治理,“沃尔沃只要听使唤就行”。

  正如南橘北枳,水土不服不可避免。

  吉利接手后,采取“沃人治沃,放虎归山”方略。

  沃人治沃,以有边界的目标管理为导向,给予沃尔沃管理层充分自由,即目标管理+主观能动。

  用李书福的话说,“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吉利,两者是兄弟关系,而非父子关系。”

  但是,“沃人治沃,要在杭州”,这是吉利集团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最高决策机构在杭州。李书福与哥德堡的董事会充分沟通,制定发展蓝图和战略方向,由沃尔沃管理层在全球实施。

  一种东西方智慧的融合。

  所谓放虎归山,是让沃尔沃恢复历史辉煌。

  在福特旗下那些年,沃尔沃“工人只是上班下班”,缺乏“主人翁精神”,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吉利要让其重回山中,充分释放活力和闯劲。

  方略如何施展?

  任人唯贤,透明治理,一直贯穿始终。

  在他那间装有世界地图墙的办公室,听李书福娓娓道来,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情节。

  并购后,如何选择首席执行官?按照最初想法,延续福特的“接班计划”。但沃尔沃总部工会组织的人得悉后,立即写信来,表示既定人选不合适。

  吸纳工会建议,再经层层选拔,曾在大众汽车公司任职多年的雅各布脱颖而出。

  雅各布在国际业界享有崇高知名度,被誉为“汽车狂人”。他上任后大刀阔斧,一年后推出新的商业计划,销量上升,企业赢利,为吉利—沃尔沃的融合奠定坚实基础,但2012年因与董事会意见不合而离职。

  李书福和董事会又挑中了来自德国曼卡车的汉肯。他在前任基础上继续开拓,尤其是推行“拥抱吉利,协同发展”理念。2013年2月,吉利在瑞典哥德堡设立研发中心,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紧凑型模块化平台(CMA),研发小型发动机,开展联合采购,在科技创新方面深度合作,实现技术转让。

  吉沃融合,走过了“拉郎配”、相亲相爱、结晶生子的历程。这是流行于沃尔沃内部的一个形象比喻。

  吉利—沃尔沃的运营模式,直接影响到瑞典政府高层对中国投资的看法。瑞典前财政大臣安德斯·博里曾对李书福说,瑞典政府感谢中国投资。在二十国集团开展的一次民调中,他代表瑞典政府毫不犹豫地给中国打了最高分。

  发展——

  互鉴互学 和而不同

  “在国际并购中,存在一种‘七七规律’,即70%的并购未达到预期商业目的,其中70%的原因是文化因素。”负责研发的沃尔沃中国区副总裁沈峰博士这样说。

  仅在汽车领域,就有德国戴姆勒—奔驰并购美国克莱斯勒、德国宝马并购英国劳斯莱斯等失败案例。尤其是前者,曾被称“天作之合”,却又成“最失败并购”,文化整合便是主因。有个形象比喻说:“德国围栏圈不住美国野马”。

  就文化因素而言,最难逾越的鸿沟,一是与工会组织的关系,二是管理方式的差异。现在看来,这两条鸿沟并未对吉利融合沃尔沃形成障碍。

  沈峰2010年带队去哥德堡考察,哪怕散步时遇到的工人,目光都是冷冰冰、充满怀疑的。现在再去哥德堡,当地工人充满自信,满脸幸福,主动与中国人打招呼。

  这种转变的背后,除沃尔沃本身业绩的根本性改变,还有文化整合因素。

  “中国人身上的一些特质,比如包容、强调人文关怀,这些元素很有张力,能充分体现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李书福说。

  东西方文化理念,并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包容互信,彼此尊重,和而不同。

  为节约成本,沃尔沃想关闭哥德堡附近的一家工厂,数百人工作受到影响。因为得到工会代表的充分理解,他们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最后问题得以稳妥解决。

  沃尔沃大庆工厂,专门设立酒吧,营建适合瑞典人习俗的氛围,展示对瑞典文化的尊重,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与大庆人成为兄弟。

  在一次董事会上,李书福曾说沃尔沃应该更豪华,让好东西与消费者喜好更好融合,而不是单以排量大烧油多来满足“豪绅”的消费。结果遭瑞典媒体爆料,被指不懂瑞典的价值观。

  此事却直接促成了DRIVE—E动力总成的推出,比如一款SUV车配置的四缸发动机,理论数据达到400马力,每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足60克,环保性能大大提升。

  东西方理念的碰撞,反而促进了相互融合,催生了更高端、更豪华、更全球化的产品。

  李书福说,他对未来有两个目标。一是培养一流的汽车工程师,这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关键之处。

  吉利设在哥德堡的研发中心,雇用的工程师人数已近500人,其中不少是原来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的研发人员,中国工程师和他们在一个平台工作,采用沃尔沃轿车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路线,共同研发紧凑型轿车,实现技术融合。

  第二个目标,是打造高端零部件体系。无论是日本车企,还是德国车企,其零部件体系都十分强大。有了真正的中国零部件生产体系,才能与欧美日韩的车企竞争。

  记者看到,坐落于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吉利慈溪生产基地,有整车厂,有发动机厂,还有一墙之隔的众多高端零部件合资企业,让“零部件产品离整车厂的距离不超过1公里”。

  一位沃尔沃高管说,沃尔沃从吉利学到了以创业心态面对市场,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吉利从沃尔沃学到了科技创新、阳光治理,在学习西方商业文明中逐渐成长。

  美国《华尔街日报》《福布斯》杂志,英国《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等西方媒体,关于吉利的正面报道近期不时见诸报端,认为吉利并购,改变了资源兼并等中企海外并购传统模式,形成了一套治理跨国公司的有效体系。

  吉利—沃尔沃,从成功并购,到稳定业绩,再到飞速发展,“中国投资”与“欧洲技术”顺利对接,东方所有权与西方治理架构相互融合。吉利“走出去”,打造了一套全球型跨国公司经营新范式。

  不过,对今后国际竞争环境之凶险复杂,李书福心里是明晰的。“西方人总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只有做出200%的努力,才能得到100%的回报。在境外竞争,我们要比西方人做得更好,才能得到西方人同等的尊重。”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08日 03 版)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