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之声年终特别报道: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

2014年12月18日 17:3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2014年,是农历的马年。这一年,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换挡降速”,但是改革“快马加鞭”。从数量发展到质量发展、从投资驱动到消费拉动、从增长奇迹到常规平稳,新常态成为描绘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用新常态的视角浏览今年中国经济的成绩单,会发现很多新亮点,最大的亮点是:经济增速放缓至7.4%,但是并没有滑出保就业的下限。国务院参事姚景源:

  今年是中国就业压力最大的一年,当初我们绝大多数人最没底的就是就业。如果讲2014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我认为就是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大家才能有收入。有了收入才是扩大消费的前提。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稳定的就业支撑着人们的消费预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5%,超过投资。

  15秒钟,成交1679万。两分钟超过了10亿,38分钟突破100亿。

  这是今年双11天猫成交数据的变化。当天,天猫成交额超过570亿元,在世界记录上也是第一次。电商崛起的背后,经济学家更看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的增长。姚景源:

  570亿,应当说是一个天量数据。在他背后有近900多万家网店。上百万快递的人员。产业结构由于创新而发生变化,服务业迅速的发展,上百万人新加入这个行业,就业得到充分满足。

  青岩刘村,浙江义乌市郊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聚集起全国各地1万五千多名年轻人、2800多家网店和近30家快递公司,被称为网店第一村,类似的“淘宝村”正迸发出转型升级的活力,要说今年经济的另一大亮点,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GDP占比扩大到46.7%,高出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

  经济新常态产生水落石出的效果:就业目标完成,第三产业崛起亮点频出,但是,制造业回落过快,是否影响稳增长?结构进入新调整,二三产业如何均衡?类似的经济深层次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也暴露于前。

  浙江温州是制造业的活跃区域,打火机行业曾是温州制造业的火种,如今却正在萎缩:原来500多家打火机企业,现在萎缩成不到120家。温州市打火机行业协会会长黄发静介绍:

  这当中能够好生存的,有业务的,比较正常的企业,应该只有60家。

  制造业衰退,带来资金的转移。在温州市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每天都有老板寻找可投资的项目,服务中心董事长黄伟健说,温州老板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最近有什么好项目可以投资:

  在我这里登记了200多亿的资本,在寻求项目寻找出路。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就是PMI继续回落,创出8个月新低。制造业萎靡,人口、资源正在从制造业转向第三产业,冰火两重天,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提醒:第二产业快速下滑,长期来看,仅靠第三产业并不能完全弥补就业的放缓。

  对第二产业经济下行的风险我们不能忽视。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不可能依赖一个单纯的产业去解决整体就业的问题,第二产业,三产并举,才能达到整体的就业新常态。?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算了一笔账,他说,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第二产业要低得多:

  上海是全国服务业最发达的地方,但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上海地区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70%,全国来看就更低了。

  资源配置如何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此的解读很直白,他说,只需要做好一件事:

  我想只有一句话就够了,就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只要真正的把这句话落到实位,这就是最好的政策。

  值得肯定的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共识,也为市场起决定作用创造了条件。只有政府的GDP考核机制被弱化,才能有效遏制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冲动,这也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的迫切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从九个方面阐述了新常态的变化,三驾马车被率先提到。顺序依次是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与今年前三季度他们对GDP的贡献率排位恰好一致。对消费的描述还颇有新意: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显然是对内需的再平衡,但是,消费拉动是个慢工,需要时间。现阶段,投资依然是“一根定海神针”,不过,投资金谁来投、怎么投、投向哪里,却大有讲究。

  新常态的特征,正有效改变并改善中国的投资结构。以往过热的商品房投资,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型投资,和产能过剩的低水平重复投资逐步减速;但市场和公共需求十分旺盛的棚户区改造、环保、节能、新能源、绿色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依然强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新常态下,投资应该集中于促进消费长期增长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保健、节能等领域:

  投资要特别投向那些能够拉动居民消费的领域,有些领域如果没有投资的话,公共消费的环境难以改善,消费也上不来,所以要通过扩大投资来引导和扩大消费。

  新常态的背景下,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权重越来越大。有权威机构预测:明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并维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初级消费基本满足后,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在中国市场上激发出一波接一波新的消费热潮:比如互联网经济带来的信息消费,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知识、文化和娱乐消费,紧跟世界新潮流的绿色消费、健康和保健类消费,都渐次成为市场亮点。

  恰恰是新常态的特征,促使投资与消费在市场中形成良性互动,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来自于市场,它为中国经济的下一轮增长,不断寻找着新的动力。李杨分析:

  以前投资服务于投资,自我循环,一项投资导致更多的投资。这是最坏的投资,肯定不行。下一轮新的动力还在找,还没有确定。

  新的增长点应该由政府来寻找吗?

  过去是政府规划,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市场比政府聪明。

  今年以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公共产品的PPP模式引发追捧,怎样真正激活民间资本的巨大威力则成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

  为什么民营资本进入比如航空、电力、通信等这些大的领域,会心有余悸呢?主要是国有企业已经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很多国有企业过去是从政府部门转变过来的,以掌管者和监管者自居。我们应该鼓励民间资本独立发展,国有资本可以占小比例股份甚至不占股份,让民间资本去运作

  客观上讲,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与全球经济遇冷直接相关。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四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率,该机构副总裁利普顿坦陈:2015年,全球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最大出口国,驾驭新常态特征下的中国经济,显得尤为复杂。

  12月8号,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出口不及预期,进口增速滑入负区间,外贸全年目标实现无望,姚景源:

  从现在来看,要实现全年7.5%的增长目标没有可能。

  这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连续三年不能完成既定目标几成定局。如何打破僵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招商项目要高水平引进来,资本要大规模走出去。

  招商引资目应该精挑细选,更多的是高技术含量,跟我们国家现有的技术相互错位。旁观者、跟随者发展为参与者、引领者,怎么引领?强化资本输出,国外设了厂子,原料可能要由中国提供,资本输出、商品输出是大规模走出去的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要一起转,缺一不可。

  既要稳住产品的出口,又要加速资本的出海,同时要推进自贸区的谈判、一路一带建设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步步为营:通过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400亿美元丝路基金,中国经济将“更加开放”。

  创新、改革、开放,是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关键词。消费模式、投资形态、对外经济贸易的转型正在发生;人力资本提升、技术进步、质量效率型竞争是转型的出路;杠杆和泡沫风险、地方融资平台和过剩产能的困局,是转型的障碍。新常态下转型的剧痛难以避免。如果说结束一个经济体三十年两位数增长的传奇,能换来稳定、健康的社会预期和更加繁荣的经济局面,无疑值得期待!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