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化解小微企业“融资贵”需优化贷款制度

2014年12月30日 09:13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2014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出重大举措,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中,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融十条”,包括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缩短融资链条,发展直接融资等。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十项举措,其中包括“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和“改进合意贷款管理”,直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供给。12月1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发展融资担保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此外,央行2014年瞄准“三农”、小微企业连续两次定向降准,一次差别降息,压缩银行同业、非标等通道业务,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银监会牵头出台存款偏力度考核指标,规范商业银行揽储等行为。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贵”

  仍未解决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有51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贡献了80%的城乡就业岗位、6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50%的企业税收,但能够获得贷款的仅有1000多万家。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内容显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3%,比重依然偏低。受管理层推动,尽管多家银行出台了多项措施力援小微企业融资,但很多措施办法不具有普遍性,难以普及,作用有限。数据显示,加上利息费用、担保、抵押、评估等非利息费用和隐性成本后,小微企业从银行融资的成本一般在12%-15%之间,比大中型企业贷款成本高50%以上。

  从融资的便利性看,小微企业最适合于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周期长。在国外,注册制为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降低了门槛。但是,中国股权融资市场的多年低迷,使得大量小微企业融资只好拥堵在信贷市场,间接融资被迫“替代”直接融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在目前小微企业依赖间接融资的情况下,信贷管理制度成为制约小微企业融资贵的主要原因。

  完善小微企业信贷

  管理制度

  解决小微企业的贷款难、贷款贵的根本是要建立有利于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信贷管理制度。在贷款审批、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利率定价等环节上,破除传统的管理模式,要加快信贷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满足小微客户群的融资需求。2014年7月24日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要求银行业提高贷款期限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的匹配度,科学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业务品种,对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办理续贷。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11月22日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将贷款基准利率期限由原来的5个档简并为3个档次。这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和金融创新。目前已有一些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贵开展了信贷产品创新,比如华夏银行根据小企业创业初期的特点对产品的期限、还款方式等进行设计,将融资时段一分为二,在第一融资时段,企业只需按月支付贷款利息而不需归还本金,在第二融资阶段按月付息并按计划偿还本金,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年。成都农商银行开创了“天府随心贷”,一款让小微企业实现想借就借,想还就还,还了还能再借的创新性融资产品。该产品最高可授信5年。在授信期限内,客户可随时提取,随借随还,循环使用,且只在借款时才支付利息。

  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

  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应加快发展股票、债券融资,打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例。一方面,需要完善股票发行制度,推行注册制,让小微企业有更多的上市融资机会;发展壮大债券市场,进一步促进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在发行主体门槛限制、发行条件等方面降低小微企业的准入门槛,在努力提高债券融资增速条件下,让更多小微企业受益。统计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033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2.4%,较上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放松小微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管制,培育大量扎根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的小微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民营银行、中小信贷机构,通过财政补贴、再贷款、降低准备金率等政策引导,促进更多机构积极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建立大银行与小微金融机构的“批发——零售机制”,打通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联系,使资金顺畅流入末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引导银行将表外业务转至表内;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盘活沉淀资产以及改变现有以机构为核心的监管方式,转向以功能为核心的监管方式等方面着力推进金融改革,促进小微金融业务发展。搭建政府、银行、企业合作融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加大与银行合作“助保贷”的力度,将政府资金、政府公信力和约束力结合在一起,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

  政府用号召及强制性命令的形式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服务,不如通过市场化运作,政策引导,加强金融创新,实现商业银行风险可控,操作易行,有利可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