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开启“双引擎” 实现“双中高”

2015年02月28日 10:18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随着全国两会日益临近,国内外围绕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议论愈发热闹了起来,预言进入“衰退期”者有之,催促赶紧全面“放水”者有之,提出“去GDP”者亦有之。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一连串数字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表现并不差。最新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与以往的高速增长相比,尽管增速略有放缓,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是最高的,年度现价增量达到8000多亿美元,比5年前增长10%的数量还要大。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就业不减反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种种情况足以表明,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稳中有进的基本面不仅没有改变,柔韧性还得以增强,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并将持续下去。在世界经济处于复苏疲弱“亚健康”状态、国内经济处在“三期”叠加阵痛期的严峻复杂形势下,取得如此成绩,非常了不起!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过去是,今天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潜在增长率、资源环境的承受程度都不容许再盲目追求高速度,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但必须看到,经济增长不能强行推高,也不能任其失速;不纠结于短期高速度,不等于可以不要速度。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就难以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就难以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我们的目标是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双中高”。去年,一些地方经济增长出现较大回落,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说明经济下行压力不小,稳增长的任务很重,仍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绷紧稳增长这根弦。

  顶住下行压力,实现“双中高”,需要对传统思维说不,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开启“双引擎”。一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的引擎;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造升级传统引擎。新的引擎动力来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人民勤劳而智慧。如果把全社会每一个细胞都激活,就会使整个经济肌体充满生机,进而汇聚成巨大的推动力量。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我国经济发展虽已取得很大成就,但公共产品与服务不足仍是“短板”。增加这方面供给是改善民生的必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实现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推手。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开启“双引擎”、实现“双中高”,关键在于今年重大改革能否“再下一城”,打破束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不合理限制,特别是走活体制机制创新这着棋,推动金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迈出新步伐,促进生产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集聚,鼓励更多的人自由创业,使千千万万小微企业成长壮大、活力迸发。

  一年之计在于春。面对艰巨的改革任务,我们期盼全国两会能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出一批硬招实招,让中国经济“列车”跑得更加稳健有力。(经济日报记者 马志刚)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