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创新永无止境 改革未有穷期

2015年03月09日 11:33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首趟京津冀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在天津开行。新华社发

  求职者在福州市人才储备中心寻找合适的岗位。新华社发

  创新驱动发展。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急需转变发展方式。要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回首过去36年,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体制创新促进企业创新。

  人才新政支撑城市创新发展

  ——访浙江杭州市市长张鸿铭代表

  本报记者 严红枫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新创造关键在人。今年1月底,浙江省杭州市发布了《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即“杭州人才新政27条”),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创业扶持、生活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完善提升,记者就此采访了杭州市市长张鸿铭代表。

  记者:出台人才新政的背景是什么?

  张鸿铭代表:2004年杭州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来,已先后出台了70多项人才政策,但由于人才政策起步较早,存在的相对分散、力度不够、市场化手段不多、系统性不强等问题相继凸显,杭州吸引人才的政策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新形势下,杭州要全面深化改革、创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如何依靠人才的支撑和保障继续走在全国重要城市前列是关键。“杭州人才新政27条”对分散的人才政策进行了整合,拓宽了人才急需但尚未涉及的政策。

  记者:新政“新”在何处?

  张鸿铭代表:新政打破了原有按行业划分人才的模式,将重点引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按照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分为5个层次,同时将对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现行人才目录难以界定的“偏才”“专才”纳入政策保障。与此同时,注重市场化导向,在创业融资、成果转化、引才激励、平台建设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用人单位主体、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平台带动的人才格局。

  记者:新政如何确保对人才的足够吸引力?

  张鸿铭代表:新政激励力度前所未有,针对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可以享受1亿元项目资助。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事业编制保障。设立总规模为1亿元的成长型大学生创业基金,用于扶持成长型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鼓励大学生创业。对于关系到人才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居留落户、教育医疗、人才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也加大保障力度。

  科技添活力 创新促发展

  ——访山东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代表

  本报记者 赵秋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城市,只有将科技创新摆上重要位置,形成关心、关注、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发展才有活力。”谈到科技创新,山东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代表感慨颇多。

  记者:东营市依靠科技创新求发展,尝到了哪些甜头?

  申长友代表: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为东营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了充沛动力。过去一年,东营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9项,新增科技型企业92家,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工业方面实施了34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37.3亿元,淘汰一批落后产能,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4.6%。

  在东营,有的企业研发出只有美日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芳纶1414纤维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领域,打破了长期以来美国、日本等极少数国家的技术和贸易垄断;有的企业专利技术多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效益。

  记者:东营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为科技创新创造条件?

  申长友代表:近年来,东营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精尖”人才。目前,东营市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3家、博士后工作站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同时,该市科技银行试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发放科技贷款1.79亿元;全市研发经费达到79.6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5%。

  科技园区是创新资源汇集的“洼地”,也是经济转调的“高地”。科技园区建设是东营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大亮点。东营市正着力完善科技园区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创业创新承载能力。特别是正依托东营农高区,投资95亿元,加速构建一批创新创业和投融资平台,拉开了“一城三园”建设框架。同时,通过深入挖掘油田技术、人才优势,联合油田科研院所共建胜利科技创新园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装备产业聚集区。东营软件园入驻企业过百家,实现收入13亿元。

  使传统产业涅槃使新兴产业破茧

  ——访安徽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代表

  本报记者 李陈续 齐芳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安徽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提供了行动指南,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稳健发展的信心和深化改革的决心。”

  记者:宿州市发展存在哪些基本问题?

  张曙光代表:宿州人口多、底子薄、财力弱,面临着宏观问题与自身矛盾两叠加、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齐碰头、总量问题和结构矛盾相交织的发展矛盾,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压力比较大。

  记者:面对这些问题,宿州采取了哪些对策?

  张曙光代表:最近几年,我们一方面坚持“有中生新”抓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凤凰涅槃,一方面坚持“无中生有”促转型,培育新兴产业破茧而出。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宿州出台了《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意见》,出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全力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依托高铁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宿州智慧云计算产业园、中科云智慧(宿州)产业园,吸引了世纪互联、华为、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一批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齐聚宿州。

  记者:请结合宿州谈一谈如何加快欠发达地区建设?

  张曙光代表:一是建议国家在“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过程中,积极组织后发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开展专项产业对接。二是是否能支持宿州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云计算节点城市?三是从国家层面合理设计金融扶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对优质新兴产业实施优惠利率的商业贷款,扶持优质产业的发展。

  沈大创新示范区 拉动东北全开放

  ——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委员

  本报记者 吴琳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要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就如何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上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记者采访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委员。

  记者:此次两会上,对于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再振兴,您有什么建议?

  孙荫环委员:依托沈阳、大连国家级高新区及金普新区创新集聚区,设立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全面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质量和层次,辐射带动辽西北地区发展,强化区域协同、产业协同和创新协同,探索解决创新资源碎片化、政策效应平均化、产业发展同质化等问题。

  记者:设立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您还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孙荫环委员:沈阳是辽宁省沿海与腹地互动的支撑点,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实施沈大创新协同发展,能够统筹东北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三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能够为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和东北腹地三大经济板块注入新活力。不仅如此,沈阳高新区、大连高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创新聚集区已经成为先进产业聚集区,部分领域“并行”甚至“领跑”世界产业发展水平;沈阳、大连高校云集,可以提供丰富的科教资源和较强的创新实力,因此,建设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大有可为。

  示范区应该支持辽宁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智造”促“中国质造”

  ——访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代表

  本报记者 刘艳杰

  近日,中国游客海外“血拼”的新闻不断引起热议,这里既有对“中国制造”品质水平的期待,也有“国人对中国产品质量缺乏自信”的评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代表就特别关注中国“质”造问题。

  记者:您怎么看待中国游客海外“血拼”事件?

  孙明波代表:质量兴国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制造大国,我们的产量与质量确实不匹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全社会需要摆脱以往片面的速度情结,做到量质平衡,从过去的速度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记者:迎接有质量的中国时代,中国企业应该做些什么呢?

  孙明波代表:中国制造的明天我认为就是“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青岛啤酒在发展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企业一定要专心致“质”,依托创新驱动才能生产出打动人心的好产品、打造出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质量强国需要政府的决心、企业的恒心以及百姓的信心。政府需要为质量建设培育公平竞争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企业作为质量建设的主体要在质量上精雕细琢、不断引领品质消费;而中国老百姓则需给予优质的中国制造更多的信心、支持、信赖和发展空间。

  质量文化对一个国家来讲也至关重要,只有建立共同的“质量”价值取向和文化氛围,才能让“质量”成为共同的信仰,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监督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