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反对者众 融创入主佳兆业胜算几何

2015年03月19日 11: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

  佳兆业债务重组方案受阻消息近日多见于各大财经媒体。自确认融创中国入主佳兆业,深陷多重危机停牌一个多月的佳兆业2月9日终于复牌,当日股价上涨三成。2月16日,佳兆业披露截至去年底债务总额达650亿元,当日股价即跌。3月3日,佳兆业提出债务重组,复牌股价涨。
  另有13日消息,佳兆业公告称,截至目前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的境内贷款下资产保全申请信息共64份,其中已经裁定的资产保全金额增至137.6亿元。
  可见,佳兆业目前仍处于风口浪尖。融创收购佳兆业的前提是佳兆业债务重组,否则后话难续,早在收购之时双方就已约法五章即收购合约生效的五个条件,其中就有关于债务问题解决的。
或与境内债权人达成一致意见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佳兆业应付债务总额高达650亿元,其中,境内贷款人的债务总额约为479.7亿元,包括应付银行的约124.17亿元,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约355.5亿元。
  3月2日佳兆业建议境内债务重组,重组建议显示,公司境内债务抵押品及担保不会出现任何变动,并会向所有境内债权人全数支付本金。佳兆业建议境内债务削减利息;同时延长债务期限,延长后的剩余期限介于3-6年之间。
  佳兆业公告称,2015年预计付出的债务本息高达341亿-355亿元。而佳兆业目前并没有能力按期偿付高额债务,寄希望通过债权人的让步获得喘息的机会。
  据了解,对于这一债务重组计划,境内有抵押担保的债权人与无低押债权人意见实际上很难一致。
  业内人士猜测,经过两次会议磋商,佳兆业或许已经和大部分境内债权人就债务重组达成一致意见。
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反对者众
  据悉,佳兆业境外债务重组计划涉及包括5笔高息票据、1笔可换股债券及境外贷款,合计约170亿元。重组方案提出,债券到期日需延迟5年,票面息减少30%-66%之间。业内人士分析,假如贴现率为17%,境外债券的净现值大概在50%,但对比境内债券,其净现值却高达70%左右;境外投资者竟比境内多亏损约20%,这对境外债权人来说不公平。
  据了解,佳兆业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反对者正在拉票,以争取更多的利益,他们指出,如方案没有提到本金安全,如债券延期只缩短到两年内等等。业内人士认为,应该有最佳方案。
  但佳兆业的持股者很是焦虑,认为境外债权人应该见好就收,一旦错过最好的重组时机,融创收购失败退出,佳兆业或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到时候可能颗粒无收。
  事实上佳兆业一旦破产清算,境外债权人将只能收回2.4%的投资,业内人士表示,债权人无论如何肯定不希望走到破产的境地,他们之所以敢于投反对票,是在赌。
  据了解,如果有超过持有26%境外债权的债权人反对,很可能导致该轮谈判的失败。当前各方都在期待佳兆业债务重组最佳方案尽快出台。被锁房源不明流动资金近枯竭
  尽管佳兆业预测今年销售业绩将达189亿元,但被所房源至今依然前景未明。这使得佳兆业的现金流几近枯竭。佳兆业称,如果公司被锁定项目未能在短时间内撤销或解决,公司的现金流将受到不利影响,不足以维持其运营。
  据佳兆业集团近期披露,截至2015年3月2日,该公司总的现金余额已大幅降至19亿元,2014年上半年该金额为110亿元左右。3月9日标普表示:“鉴于佳兆业集团的融资渠道已枯竭,我们仍认为该公司的流动性状况不可持续。”
  按照贷款协议,佳兆业到2015年底前到期应予偿还的未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将在341亿-355亿元之间。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数据较之前媒体统计的280亿元要高出许多,这让入主佳兆业的融创中国面临的风险和难度更加大。
融创等待收购不会超过两个月
  近日接盘者融创方面表示,收购佳兆业的先决条件,是佳兆业通过债务重组方案,因为佳兆业重组成功及恢复营运,才有被收购价值。重组及收购时间拖得越长,佳兆业的收购价值便越低。融创自身情况亦会恶化。所以融创等待收购佳兆业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月。
  事实上,由于收购必然影响融创的现金流,评级机构已开始对融创进行提示。
  融创表示,由于债权人已开始查封佳兆业多个资产抵押,如果迟迟未有重组方案,估计一至两个月后,债权人便需要拍卖资产,这会令佳兆业及债权人同样蒙受损失。
  德银报告指出,佳兆业能否回报股东,关键在融创能否顺利收购集团,若债务重组失败,剩余的股权价值将变为零。德银预测,佳兆业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只有五成机会成功。目前,股票维持“持有”评级。

  融创总裁孙宏斌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