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百事弃用阿斯巴甜:称停用是应消费者反馈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5月05日 11:0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创意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百事公司近日对外宣布,今年8月起,其美国市场销售的轻怡可乐产品将停止使用甜味剂阿斯巴甜,代替它的将是由三氯蔗糖和乙酰磺胺酸钾混合而成的代糖。

  百事称,停用阿斯巴甜是基于美国消费者需求而做出的一次调整。

  但新京报记者采访发现,阿斯巴甜这种人工合成甜味剂虽然在美国一直争议不断,但它其实是被公认为“史上研究最彻底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无论美国FDA、欧盟还是世卫组织,均公开声明过其安全性。

  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由于民间有研究指阿斯巴甜会致癌或导致胎儿早产,消费者对此类产品并不买账,百事轻怡可乐的销量不乐观,去年销量更是下跌了5.2%。

  食品专家指出,这种以一种人工合成甜味剂代替另外一种人工合成甜味剂,实际上消费者对其安全性的担忧并未消除。而百事公司借停用阿斯巴甜的营销噱头,试图来挽救销量颓势,更可能是一场商业“大冒险”。

  消费需求VS安全性

  百事称停用是应消费者反馈

  对于停用阿斯巴甜,百事公司并不认为是阿斯巴甜不安全。

  百事4月29日在回复新京报记者的采访邮件中称,“几十年的研究已经证明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然而,根据美国无糖可乐消费者的反馈,他们想要不含阿斯巴甜的百事轻怡。为了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做出这一调整。”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味高,但比普通的蔗糖热量低,被广泛应用于低热量食品,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代替糖的使用,包括百事的轻怡可乐。许多糖尿病患者、减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作为糖的代用品。

  有媒体报道称,为了消除美国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担忧,百事决定停用阿斯巴甜。因为对于阿斯巴甜安全性,部分美国消费者一直担心食用后会出现头晕、恶心、健忘等副作用,甚至可能引发癌症。

  那么,百事轻怡可乐在美国市场停用阿斯巴甜,改用新的替代品,消费者是否对替代品认可;两种添加剂本质相同,有没有考虑到替换存在的市场风险?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些疑问,百事公司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它只是一再强调阿斯巴甜的安全,回应称,在美国也并非在所有产品系列中都取消阿斯巴甜,仅是在轻怡可乐中去除。而“中国的消费者一如既往地喜爱百事轻怡可乐。在全球,阿斯巴甜仍然是一些百事饮料中一种重要的甜味剂,包括在中国市场上的百事轻怡。”

  官方结论VS民间研究

  阿斯巴甜是“史上研究最彻底的”添加剂

  事实上,阿斯巴甜自1974年首次在美被批准用于干制食品开始,围绕其安全性的争论在美国就从未间断过。

  阿斯巴甜的代糖功能被发现于1965年的一次实验。当时,塞尔公司一位叫James Schlatter的化学家品尝一种药品时,无意间发现了它的甜味,从此开启了阿斯巴甜的工业时代。

  1974年它被批准用于食品后,随即招来一些神经学者、律师和研究者的反对,导致美国FDA宣布暂停批准。直到1981年,美国重启了阿斯巴甜的批准,又允许其用于干制食品。1985年,阿斯巴甜被批准使用于碳酸饮料,开启了碳酸饮料的一个新时代。

  然而,对美国一些民众及研究者而言,他们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抱有怀疑,并称其为甜味剂公司的阴谋,甚至指责美国FDA充当了企业的保护伞。

  美国Hull博士1995年开展了一项“戒除阿斯巴甜瘾”的治疗项目,称有超过92种不同的健康副作用与食用阿斯巴甜有关。2011年,一篇名为《阿斯巴甜:至今为止最危险的食品代糖添加剂》从阿斯巴甜的成分入手,试图说明食用阿斯巴甜是多么危险。

  目前一些研究认为,服用阿斯巴甜可出现头晕、恶心、痉挛、焦虑、易怒、健忘等不良反应,苯酮尿症患者也必须避免接触阿斯巴甜。

  此外,还有美国专家建议,儿童、孕妇应避免食用阿斯巴甜,来自阿斯巴甜的天冬氨酸会与蛋白质结合,产生一种神经毒素,长期食用将会造成严重的精神疾病。

  尽管争议不断,但阿斯巴甜却被视作官方“史上研究最彻底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曾两次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做出评估,最后确立每公斤体重40毫安为安全摄入水平。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批准阿斯巴甜的使用,美国FDA有超过100份研究能够支持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早在2011年,欧盟食品安全局就曾证明阿斯巴甜是安全的。2013年,其再次发布了一项针对阿斯巴甜的全面风险评估报告,称普通人在安全剂量内食用阿斯巴甜对身体无害,同时排除了导致基因损害和致癌的潜在风险。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