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涉就业数据为何频“打架”?

2015年06月13日 16:3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调查方式不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多项涉就业数据存在“打架”的现象,引发公众质疑。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如在应届毕业生毕业当年的3月,教育部门公布的就业率在80%左右,到7月这一数值为90%左右。但7月份时,人社部门统计的就业率有时还不到50%,两者间的差距较大。

  统计口径的不同是导致数据差距的一大原因。按照教育部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毕业生算作就业的形式有7种。分别是:签订就业协议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定向委培、升学、出国(境)和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但人社部门仅以首次缴纳社会保险作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监测指标。

  从时间上来看,学生从签订就业协议书或者签订劳动合同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和见习,转正后第一个月底才会首次缴纳社会保险。因此,应届毕业生一般到当年10月才会有一个比较可信的统计,实际就业率一般要到次年3月才会稳定下来。

  受访专家指出,应协调改进多部门的统计口径和调查方式,提升数据的权威性,避免不必要的“数据打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高校就业签约率不仅应准确把握统计时间节点,更应厘清“就业签约”概念,不能“加塞”其他的去向、混淆判断。他建议,应在学生就业一年后再进行就业率统计,严格统计口径,由人社部门或第三方评价机构操刀,避免高校“自导自演”。□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付昊苏徐博凌军辉周蕊黄浩苑赵宇航)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