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有色钢铁业员工持股难 专家:不宜盲目追捧概念

2015年06月15日 10:2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员工持股”并非投资股票获利丰厚的充分条件

  今年5~6月,有色、钢铁板块推行“员工持股”加速,地方有色龙头山东黄金、广晟有色先后公布了持股草案计划,西宁特钢的定增与持股计划推动股价再次大幅反弹。作为国企“混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超过150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员工持股计划。 广州日报记者 井楠

  作为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国企占比超过了92%的有色、钢铁两大板块,一共只有7家公司推出或提及了员工持股计划,占比较低。广州日报记者调查了“国企改革”预期浓厚的两个行业,发现:“员工持股”进展并非顺利,部分企业,如山东黄金、中金岭南,2014年底已经提出了员工持股,但至今为止,落实“持股”的工作进展缓慢(山东黄金直到今年5月才草拟了员工持股计划)。纵观A股市场,牛市近1年时间,正是“员工持股”的密集推出期,但至今并未出现国企员工持股的典型案例。广东一家有色上市公司的高管理李生为此感叹:“投资者们对于国企改革的预期太乐观了,其实,进展没有那么顺利。”

  员工无心“持股”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如精诚铜业、西宁特钢这样暴涨的股票,数量并不算多,更多的企业,如山东黄金、广晟有色,股价变动有限,至今距离去年低点还没有翻倍,南钢股份近期虽然大幅上涨,至今股价依然在7~8元低位徘徊。对于有色、钢铁板块来说,“员工持股”并非投资股票后获利丰厚的充分条件。

  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华中地区的一家国有背景的中型钢铁上市公司,正在进行“大股东减持”,但其高管焦先生告诉记者: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员工对于接下来进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并不是太感兴趣;企业正在盈亏平衡点上挣扎、前景不乐观,是大家不愿意持股的主要原因。无独有偶,西南地区的两家有色行业上市公司,已经宣布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但时间超过了半年,却推进非常困难;行业走“熊”,使得两家企业技术骨干、中高管理层“跳槽”现象增多,无心“持股”。

  面对广州日报记者的问询,广东省的一家龙头有色企业高管李先生说:“员工持股并非什么新概念。我就看到一家企业的员工并非自己出钱购买资产,而是向银行抵押企业资产来获得资金;而且,该企业也不是按照‘激励’目标来进行持股分配的,而是按照权力大小、职务高低来进行的。基层、一线的员工普遍牢骚满腹。但如果推进全员持股,又根本体现不了‘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对于高层来说,就是‘两难’境地。”为此,他认为上市公司在推行“持股”方面态度要慎重、规则要清晰。

  股价太高了

  虽然“员工持股”带来了股价的大幅度上涨,对于即将推行“持股”的上市公司与广大员工来说,并非什么值得庆祝的喜事,目前可谓“两难抉择”:一方面担忧行业前景,害怕持股后股价不涨;二方面如果股价已经涨得过高,推行“持股”的成本会过高。比如一家企业目前的股价已经从10元涨到了30元,那么,企业要从二级市场以30元的高价买回股票分配给员工,就远不如半年前10元买入的成本低;而对于被分配持股的员工,已经成为了公司的“老板”之一,公司经营利益与自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企业付出的高昂成本也与自己今后的分红、工资等利益联系,自然也不划算。

  在股价高涨的形势下,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持股”的吸引力降低。广东一家上市公司的老员工骆先生说:“遇到牛市,我还不如自己直接去炒股票呢;反正公司里有什么‘计划’我们老员工也都听说了,投机一把、获利可能性更大,干嘛非要参与员工持股呢?”

  名词解析

  什么是“员工持股”?

  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员工意愿,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

  专家观点

  不宜盲目追捧概念

  中山证券投资部黄晓坤推测:未来两年的“员工持股”将是国企改革的关键部分。“增量改革”将成为国企员工持股改革的主攻方向,即员工持股只能在新增利润的基础上实施,不适宜在存量资产上做文章,规避国有资产流失与企业内部矛盾。

  对于A股市场来说,“员工持股”依然是短线与中线机构投资的热点之一,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形式,都将引起机构投资者的充分想象、股价看涨;广晟有色、山东黄金目前涨幅有限,并不代表后市不会大涨。钢铁板块的改革滞后、“国企”特点更加明显、兼并重组预期更浓(因为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其“员工持股”行为的影响力会更强。但对于长线价值投资来说,不建议一味追捧“员工持股”股,并不会带来企业业绩增长的直接效用,而且,还会使企业在未来1~2年的时间里使得管理费用增加。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