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险券商多路驰援 “国家队”力挺市场回稳

2015年07月17日 09:3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李超

  □本报记者 李超

  中国人寿和中信证券在7月16日发布的澄清公告,引发市场对于“国家队”进退问题的关注。近期多方信息显示,作为“救市”主力军的保险和券商等机构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充满信心,助力市场回稳成为“国家队”目前主要目标。分析人士表示,在股市调整过程中,一些个股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保险资金会精选标的,适时介入;券商方面,未来增持力度有望加大。

  险资:精选标的

  7月16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就有媒体报道其于7月10日减持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事宜作出澄清。中国人寿方面称,本次减持之前,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与中国人寿股份合计持股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4.9110%,占中信证券A股股本的6.0482%。“本公司一直严格遵守上市地的监管规定,实施本次减持并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及交易所的要求。本次减持前后,集团公司、本公司合计持有中信证券的股份数量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比例均未达到5%,未违反中国证监会[2015]18号公告的规定。”中信证券亦于当日发布澄清公告对此事进行说明。

  此前,中国人寿减持引发了市场上对于“国家队”资金去向的关注。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方了解到,在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稳定市场之际,保险资金也陆续有所作为,并表示对A股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7月16日,中国人寿相关人士称,坚决维护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近期一直积极加仓A股,各项操作均严格遵循三地交易所的上市规则、监管机构的有关要求。中国人寿将继续增持A股。

  此前,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一段时间,保险机构一直持续买入股票和股票型基金,无论是加仓的数量、还是加仓的速度,都显著高于股票市场在4000点至5000多点时的水平。近期的股票投资,充分体现了保险机构专业投资、理性投资的能力。保险机构价值投资的理念得到检验,扮演了专业投资机构者应当担当的角色。

  在作为“国家队”代表的大型保险公司驰援市场的同时,中小保险机构对于股市支持的声音也相继发出。华夏保险在此前声明的基础上表示,华夏保险旗下华夏久盈资产公司在市场出现大幅震荡之际持续跟进,已于近期在资本市场持续增仓以银行为代表的蓝筹大盘股等股票权益资产,规模达数十亿,同时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国华人寿则瞄准多个目标,增持有研新材、国农科技等个股。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多路保险资金在近期股市的震荡调整中已适时进场,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在“寻底”的过程中,保险资金已经获得了部分浮盈。

  保险业内人士认为,有些股票跌幅较大,不仅蓝筹股,不少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票都已经具有投资价值。保险资金会谨慎操作,精选标的,适时介入。

  券商:救市力度料加大

  同时,同样作为“国家队”的券商也在发力。7月初,21家证券公司联合发布公告,表示坚决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并推出相关举措,其他券商纷纷响应,并根据各自业务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出反应。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券商仍对A股市场未来发展有正面预期,认为目前股市存在阶段性投资机会,应当适度买入蓝筹股和部分中小盘股票。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师孙建波表示,A股将在结构调整中酝酿全新行情,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经得住考验,但金融稳定的攻坚战仍然不可放松。当大部分股票遭遇非理性抛售,有价值的个股大面积被错杀,中长期投资价值也开始涌现。在流动性宽松的宏观背景支持下,严厉打击恶意做空稳定了市场信心,未来A股将在结构调整中酝酿全新行情。市场经过快速深幅回调后,大部分高估值股票的风险得到了释放,估值吸引力有所回升。大中型蓝筹股整体估值趋于合理,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也基本进入可接受的估值区间。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券商维稳市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除展期两融合约、下调保证金比例外,一些券商正加紧向证金公司申请信用额度支持券商自营业务。分析人士认为,券商救市力度将持续,未来有望加大。券商自营已采取相应的救市措施,助力市场回稳成为券商目前主要目标,申请千亿信用额度是基于公司对A股未来的坚定信心,市场单边下行是巨大的投资机会。

  据悉,证金公司已获得人民银行充足流动性支持,并持续通过多渠道向证券公司提供足额资金。通过股票质押的方式,向21家证券公司提供了2600亿元信用额度,用于证券公司自营增持股票。而继证金公司公布以2600亿元信用额度支持券商自营业务之后,多家券商的申请工作正加紧推进。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