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维稳资金退出传言震荡股市 分析:应谨慎看多

2015年07月21日 11:05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沪深两市昨天继续回暖。盘中受“维稳资金退出”传言影响出现一波杀跌,随后监管层紧急辟谣,股指再度回升。另据报道,截至上周五,华夏新经济、嘉实新机遇这2只规模分别达到400亿元的巨无霸基金,其净值仍然是面值,表明这800亿元增量巨资仍静候场外、伺机进场。

  严控杠杆背景下政策托底,两种能量同时作用,大盘接下来怎么走?《交易实况》的微信朋友圈里,资深分析师和财经评论员热议不断:

  安信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张德良:周一有媒体传出“维稳资金退出”的传闻,虽然进行了澄清,但我个人认为,资金确实要考虑后续的安排。我觉得这样的安排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广泛的讨论,进一步的透明化,对市场来讲是会有更好的稳定的预期。因为当前市场还是对未来充满着疑虑或者是不安定感,这种不安定主要还是来自于信息不透明。表面上看,这一次大幅地调整,随后开始反复地回稳,很大的力量来自于国家队资金的积极进场,加上上市公司本身大股东的增持,这仅仅是一种外力。从市场内在来看,这一次的调整也到了一个非常充分的位置,中小成长股基本上都是50%到60%的调整,技术层面上也调整到了120天线或者是250天线。从技术层面讲,在一轮大级别上涨中出现了一次中期调整,在半年线和年线的位置上获得支持,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也就是说这一次整体能在3373点附近获得支持,除了外力因素以外,另外一个原因还是市场本身已经到了可以止跌回稳、结束调整的位置。

  申万宏源石磊:维稳资金退出市场是早晚的事情,不过不应该是现在担心的问题,现在重要的是如何催生做多动能。当前维稳资金的目的是稳定市场,而不是拉抬市场,那么市场上攻就需要形成自身的上升动能。我们在这个时候强调市场需要有效的突破20日均线,是因为这道压力的突破预示着市场带有攻击强度,而这种攻击强度则表明资金参与的积极程度,资金参与的积极度高则说明大家对后市相对乐观。因此,在迷茫的时候通过指数冲关的过程能够了解到市场中很多信息,这些信息应该是我们操作的依据之一。我们有我们的判断,但是判断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逐步修整,因此谨慎看多、时刻警惕应该是当前必要的心态。

  付少琪:昨天的盘面震荡之后仍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攀升,目前大盘所处的位置有相当多的敏感词,比如去杠杆、市场纠错……。目前影响市场总体运行格局的众多因素里边,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恐慌性的情绪消除之后的纠错行情。我觉得目前的行情应该用纠错这个词来形容更为恰当,因为A股市场在6月中旬开始的大跌主要是由恐慌性情绪所造成的流动性缺失问题。去杠杆以及恐慌性的下跌被各种各样的利好托起来之后,市场信心逐步恢复,而过去这种恐慌性的错杀使得市场的整体估值明显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市场目前的这种上涨正是对此前这种错杀或者错跌的一种纠错性上涨,而这种纠错性的上涨目前还是在延续当中,并没有滞涨或者冲高回落的意思。由于一些不恰当的市场传言所造成的这种震荡,应该只是市场上涨的一个插曲。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如何选择潜力投资标的?

  英大证券李大霄:投资者还是要进攻变成防守,第一个推荐是分级基金的A类;第二个推荐当IPO准备开启之前打新股的资金;第三是恒生国企的ETF;第四个恒生指数;第五个是上证50;第六个是沪深300、ETF及低估的成份股。

  第一创业首席顾问张翠霞:在结合政策利好组合拳仍为有序推动的背景下,我认为后续只要股指稳定10日线3834上方,就可以基于做多策略。投资方向来讲,我认为可以重点跟踪国企改革、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金融、中报高送配以及小市值成长股当中明显低价低位的超跌品种,上述这些品种机会应该都是较为确定的投资机会。从创业板角度来看,创业板指数放量上攻突破20天压力线,已经逼近之前所提示的警戒压力2857点位置。从技术来讲,今天的攻击为明显的放量特征,短中期均线已经转变为对股指的支撑,而且技术指标MACD均差上行明确,说明当前做多热情明显回升。从创业板走势来看,仍然表现出一种明显领涨的走势,所以后市大概率事件会进一步上升到3100点附近缺口及60日天线阻力位置,方可产生明显的多空博弈。从趋势逻辑来讲,新兴产业成长股的投资机会在这轮超跌之后应该会有很好的低吸买入的条件,这种低吸买入条件给出完之后,对于整个相关的互联网金融以及刚才谈到的题材概念品种,都应该是一次难得的低吸回补机会。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