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北经济结构存“两高”特征 弯道怎么“超车”

2015年09月06日 15:08 来源:中国商报 参与互动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全国31个省市GDP数据,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的GDP增速分别为2.6%、6.1%、5.1%,继去年经济增速全国“垫底”后,三省经济指标再居全国后五位,经济增速持续滑坡。

  作为曾经引领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举足轻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曾以独有的优势支撑和引领中国工业化进程,但如今却由于经济板块出现整体下滑成为全国四大板块中经济总体指标最低的区域,并被一系列不利因素裹挟其中陷入萧条,转型升级成为迫切与必须。国家亦为此出台多项支持东北振兴的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力促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致使东北经济下行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希望又在何方,此前的政策效应有没有显现?

  东北经济结构长期存“两高”特征

  由于历史原因,东北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着“国有经济占比高”和“重工业占比高”的“两高”特征。正因为此,东北经济曾经风光无限,一度占据全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样因为此,东北经济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阵痛与煎熬。

  在调研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了这种阵痛:有造船企业连续几年接不到一个订单;自有品牌汽车卖1台只能挣几百元钱;更有钢铁企业在最困难时卖4吨钢材才能赚回1瓶矿泉水。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这在产业结构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众所周知,东北地区重化工业较为集中,而我国经济近年来回落幅度最大的就是石油、煤炭、钢铁等重化工业,这使得东北在这一轮经济调整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压力。当前,东北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一些结构性矛盾尚未能彻底得到解决,通过调结构实现新旧模式的顺利衔接,避免出现增长“断档”,是确保东北经济平稳增长、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之举。

  推动东北振兴,要切实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断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在东北调研中我们发现,凡是转型得早、结构调到位的企业,大多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力,而一些过去基础好的大型企业,却因错失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而陷入发展困境。与此同时,借助自主创新的力量,诸如沈阳机床、长春客车等一批传统企业实现了“老树发新枝”,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与底气。

  当然,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填平补齐”,而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升级式”调整改造,要坚持在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产、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走一条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新路子,在做强做优上下功夫。

  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全面树立市场经济观念,避免出现盲目的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

  一方面,要吸取船舶、钢铁、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的深刻教训,克服单纯追求增速的片面倾向,切实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到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另一方面,要改变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完全依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推动东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对东北结构调整的一个比喻,道出了问题的实质:面对市场的需求,如果你只是跟随者,那就永远不能超越,如果想超越就必须在产业结构上做大调整,唯此才能在追赶中“弯道超车”,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结构调整等不来、熬不起,唯一路径就是主动调、科学转。当前,东北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东北发展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东北地区需要利用好当前宝贵的“窗口期”,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下一轮东北振兴赢得主动。

  重化工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6月迄今,一汽-大众“降薪”一事,一直是坊间关注的热点——由于自今年2月起销量持续同比下滑,该公司不得不调整绩效奖金,一线员工收入因此下降10%~20%。

  对整个吉林省来说,这都是个令人倍感寒意的消息——作为吉林省第一支柱产业,汽车产业一度占据该省工业总量的1/3左右,因此,当地素有“一汽‘打喷嚏’,全省都‘感冒’”之说,而一汽-大众正是该省汽车工业的创利龙头。

  2014年,吉林经济增速本已堪忧,但一汽-大众以销售174万辆、同比增长14%的傲人业绩,问鼎中国车市销售冠军。而今年,全国车市持续冷清,无疑让吉林经济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吉林是我国结构矛盾最为突出的省份之一”,2008年,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的苏向坤,就在《吉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问题。

  这种“结构性”矛盾,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工业结构较为单一,重化工业占比较大——长期以来,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分别占吉林省GDP的10%、7%、9%左右,“一柱擎天”、“二人转”、“三国演义”现象突出,这些重点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近85%。

  其次,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民营经济不发达——虽然经过持续改革,国有经济占该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已降至50%左右,但仍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

  再次,一、二、三产业发展失调,第三产业明显滞后——2014年,吉林省第三产业比重为36.2%,低于全国约10多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例为52.8%,高出全国高10个百分点以上;农业比例为11%,仍是农业大省。

  工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方面的矛盾,始终是吉林的潜在隐忧,使该省经济抗风险能力偏低。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生产资料、资源类产品的下游需求明显减小,重化工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其中国企更是一时“船大难调头”,兼之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不发达,三大结构性矛盾集中凸显,释放出叠加效应,当地经济增速难免明显回落。

  产业结构:加减乘除一起做

  “黑龙江的结构调整,难就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我在经贸行业干了30多年,‘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格局始终未变过。”黑龙江省工信委副主任陈杰坦言。

  工业化必然伴随城镇化。东北三省的城镇化水平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辽宁省城镇化率先达到66.45%,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名第五,黑龙江和吉林城镇化率分别为57.4%和54.2%,居全国第11位和13位。按说,城镇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就越发达,而东北的情况则恰恰相反。这说明东北的城镇化质量并不高。

  东北产业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处于工业化早期水平: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则占比较低。2014年辽宁省第二、三产业分别占比为50.2%、41.8%;吉林省第二、三产业分别占比为52.8%、36.2%。尽管东北三省也在大力发展服务业,但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却不升反降。

  在东北的第二产业中,传统的重化工业占比过高。黑龙江竟达80%左右,其中能源工业的占比达到54%(2006年时占比竟达72.9%);在一汽所在地长春,汽车制造占工业产值的60%(2008年峰值时占比为67.8%);辽宁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70%。

  而且,这些占比过高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多数属于产能过剩行业,产业链短,又多处于价值链低端。东北处于整个工业产业链的上游,能源及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利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而对上游企业的打击则是灾难性的。所以,当国际市场出现需求低迷之际,作为中国能源和重化工业最密集的区域,东北所承受的冲击也是最直接的,工业增加值下滑,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外贸出口下滑,以往被高速增长所掩盖的深层次矛盾就集中爆发了。东北三省深深感受到“结构之痛”。

  其实,即使背负沉重的体制与结构的惯性,东北并没有放弃调整的努力。由于种种原因,黑龙江省的能源与装备制造业的调整难度极大,他们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食品加工业产出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5%,成为继能源工业之后、超越了装备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已见曙光。

  尽管从整体上看还只是萌芽出土,但东北近年来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心是坚定的,行动也是积极的。在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产业园区掩映在一片浓绿之中。这是哈工大与省政府、市政府联合组建的,集产、学、研发为一体,已在全国各地设立28家子公司,其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设备已在市场上搏击风浪。长春市著名的摆渡工场选址在吉林大学旁,就是看中了其强大的科研底蕴;而今年秋天由教育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将由吉林大学做“东道主”。在沈,作为产学研融合成功结晶的新松机器人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尽管是高技术、高人才、高投入的“三高”行业,其经营场地、企业员工、业务范围等,却一扩再扩;光是对生产技术要求极高的洁净真空机器人,就研发了30多种;一些产品已经出口国外。在大连软件园,不仅有六七百家中小微企业正迈进在创业的路上,而且像思科、IBM、辉瑞等世界500强中的48家已落户其中。去年软件园的总销售额达600多亿元,在全国软件产业园中,出口额居前三,有84家企业收入过亿元。

  不过,整个东北在结构调整中,“加法”做得有声有色,而“减法”却步履迟缓。因此,有专家提醒,对东北目前的结构调整成果应保持一份清醒,这是因为重化工业严重下滑而凸现了其他产业;由于在淘汰落后产能、减员增效方面鲜有“大动作”,一旦经济景气回升,重化工业偏重的格局还将持续。来源:中国商网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